與此同時,駐扎在巴顏烏蘭的中路軍收到來自西路軍的特大捷報噶爾丹死了,其妻兒和主要兵力全在混戰中身亡。
康熙大喜,忙追問壯觀細節。
下跪的信使答曰:“回萬歲爺,撫遠大將軍、振武將軍、固倫榮憲長公主、彥郡王、大貝勒在特勒爾濟以南二十里地無名山下一東一西一北將噶爾丹團團圍住,榮憲長公主、彥郡王、大貝勒率領精兵追擊,榮憲長公主一箭射中噶爾丹,彥郡王與大貝勒緊隨其后,兩人幾乎同時射中噶爾丹前胸,眾士兵紛紛效仿,噶爾丹身中萬箭而死。”
“干的好,不愧是第一長公主,巾幗不讓須眉;還有朕的保清,朕的長瑞,他們通通都是大清的巴圖魯。”
康熙很少這么喜形于色,也很少這么直白地夸獎自己兒女。
皇帝身邊是一直有記錄日常的起居令史,清朝起居令史都以翰林、詹事等日講官兼充,面對行軍途上如此大事,而且是正面的天大喜事,他們刷刷刷提筆寫。
毫無疑問,這件事情,萬歲爺的這一句話,必定會在史書上記下一筆,也就是說,榮憲公主他們勢必名垂青史。
納蘭明珠掃了一眼,心中微嘆,本來想著靠出征拉小大阿哥與彥郡王的差距,但卻被榮憲公主搶了先。
不管是情報,還是關鍵一箭,榮憲公主可以說在戰敗噶爾丹上立了頭功。
此外,彥郡王的同母弟弟五阿哥、六阿哥,他們在此次戰役中的貢獻不比任何人差。
在這之前,萬歲爺還瞞著六阿哥在工部的真正職位,不過經過這一場戰役,他們的才能根本無法掩飾,以后怕是不能再用“玩物喪志”攻擊這兩位阿哥。
而且大阿哥與二阿哥是同時射中噶爾丹,拋開其他不論,兩人的功勞不相上下,可有些事情根本不可能拋開其它。
五阿哥、六阿哥在向萬歲爺恭喜時,嘴上從未放下過榮憲長公主與彥郡王,這一小家的親情讓人不禁羨慕。
提到兄弟,納蘭明珠余光又看了一眼不遠處站著眉尾都是喜色、恭喜的話更是恰到好處戳中人心的八阿哥。
怎么說呢
八阿哥在外人眼中確實打上大阿哥的標簽,但納蘭明珠卻不這么認為。
從八阿哥上朝開始,他看見他就有一種非常眼熟的既視感,直到早上在鏡子里看見自己,這不是自個兒嗎
同類讓納蘭明珠敏銳地嗅出當中的不對勁。
八阿哥年紀才多大,他未滿十五歲已經能夠在自己面前都不落下風,一只已經成精的老狐貍,典型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很多時候,納蘭明珠已經因個個都優秀如斯的皇子們有點心理陰影,回家看見自己子孫時,再次懷念早逝的長子。
他可以斷定,單論計謀來說,大阿哥斗不過八阿哥。
若非這兩人相差實在過大,納蘭明珠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對調過,八阿哥的行事更像他,或者說,更像宮中的惠妃。
假如是像惠妃的話,從納喇貴人那里穿出的信息來看,作為盟友的他多少了解惠妃的真實個性,甚至隱隱探到大阿哥當年出天花也和惠妃有關。
她是毒蛇而非狐貍。
如此一來,大阿哥情況更是不妙,對比二阿哥,甚是凄涼啊
察覺到肩上的擔子重了又重,納蘭明珠心情十分復雜,而察覺到視線的胤禩卻回了他一個淺淺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