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刻鐘,胤祉突然開口問了一句:“大家對于海上諸國爭霸之事有何見解”
暫時靜默jg。
看得出來,不是所有人思考過這個問題。
見來自草原上的莽古爾泰面露迷
茫之色,張正沉吟片刻,并不吝嗇分享情報:“海外國家分很多區域,參與海上貿易的更多是來自西方的國家,他們與大清很不一樣,包括語言、文化等,他們有大大小小多個國家,其中最出名的是西班牙與荷蘭。”
之前漢文對于西班牙的古稱叫佛郎機,也把葡萄牙叫佛郎機,二者明顯混合。
馬佳蕓蘭接受情報后,將他們分開,并且一個叫西班牙,一個叫葡萄牙,不少國家的名字,她都不知不覺根據現代名稱轉化,也是為了加深自己的印象。
“西班牙是海上強國之一,不止因他的地理位置,”張正看了眼彥親王與五貝勒,“土豆玉米紅薯等等植物來源于美洲大陸,美洲大陸由哥倫布發現,西班牙女王與哥倫布曾經簽訂一個協議圣大菲條約,資助哥倫布航海,也促進航海貿易的新篇章。”
航海的商船探查這個,與彥親王引入大清的紅薯、玉米、土豆密切相關,他們甚至因此而去過西班牙、英格蘭,乃至于美洲等地,只是美洲部落的貧瘠落后超出他們的想象,在這里商貿掙不到銀子,只會有消費。
李修竹見張正遞過來機會,對他感激一笑,接過棒來,作為有半個荷蘭血脈的混血兒,他講的很詳細:“其次便是荷蘭,荷蘭曾經屬于西班牙,爆發獨立戰爭后,簽下一個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正式獨立,且荷蘭的造船工業非常強,很多西方大型海船都來自荷蘭,荷蘭對于西班牙不僅造成諸多危險,再加上荷蘭以及荷蘭支助的新航線,隱隱有超越西班牙成為第一的趨勢”
寧爾納接觸最多的便是羅剎國,因羅剎國彼得一世以及上層貴族對于西方國家的推崇,他對荷蘭、西班牙并不是一無所知,只是從未系統學過,如癡如醉地聽著。
莽古爾泰屬于其中最不了解的,但他的問題也一針見血:“大清呢”
再一次靜默。
沒有人會說大清不強盛,且這個時期的大清卻是富有而相對和平,但是在海上,大清卻沒有多少權利,曾經也與領國發生過一些沖突,但絕對排不上海上強國。
對此,彥親王回:
“一切都會有的。”
在座沒有笨蛋,他們思考的也很多,這一句引發眾人目光:
這是什么意思彥親王的意思是大清也會成為未來的海上強國嗎
之前,馬佳氏的海商主營海貿,目標是金銀以及新鮮事物,次要情報打聽,這些情報看似沒用,但在關鍵時刻又幫助他們順利建立海貿網。
可如今根據彥親王這一句話可以得出,他們的目標不僅如此,假如大清想要成為海上帝國,那么他們的能力定能派上大用。
張正被短短這一句話點燃熊熊野心,他不行,但不代表榮貴妃不行,現在他對于榮貴妃有一種迷之自信。
于是又是第一個反應:
“臣愿效犬馬之勞。”
其他人的反應也不慢,他們能夠出現在這里的,都是有野心與追求之人,擺在眼前的大好機會,他們絕對不會放任它白白遛走,一個個深表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