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清軍編號未齊,今年秋圍只比賽不考核,今年的大比也相當于考核的一種。
胤祉當然知道比試不可能完全公平公正公開,從比賽制度上已經出現潛規則。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第一個數字的爭奪,由上三旗與上三旗爭奪1、2、3,下五旗與下五旗爭奪從4、5、6、7、8,可說實話,下五旗的實力未必比上三旗弱。
只是這些潛規則是不可能去除的,但拋開已經不公平的潛規則,剩下賽場上的高低勝負,胤祉希望是相對公平公正的。
這樣才有意義而非形式主義,杜絕靠著權勢或利益打假賽等情節,才能達到真正養兵練兵的目的。
且因涉及編號,今年的比賽比未來更多,第一屆的規模也很大,場次太多,加上為了保證盡量公平公正,胤祉提前提出了兩個建議建立監管部與公示欄。
首先,監管部。
考核歸根到底針對兵部,可由禮部與刑部擔任,主責監管。
禮部對三年科舉機制非常熟悉,科舉是時下相對最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試,科舉的嚴格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刑部主罰,破壞規則者等同于科舉作弊,嚴懲不貸,這樣能夠起到一個震懾作用。
再者,公示欄。
把從京城到地方大大小小的考核過程與結果資料,全都整理出來,從京城到地方,公示展示給官員們看,由眾人來監督。
當然,為了維持士兵個人與組織形象與臉面,只公布排行前三或者排行前十或者排行前五十或者排行前一百名次,至于具體排多少名次,看參與全部總數。
此外,破壞規則作假者與嚴重不及格到需要退出軍隊者,除了刑部懲罰外,也可以公示黑名單。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對于時下大多數人來說,指不定后者的懲罰比前者更嚇人。
康熙與眾人一番商量,同意這兩個建議,又補充完整了一些。
于是自入秋以來,全國各地兵部開始了從小到大的比試。
由于太分散,一開始的參與感本來不會很強,八旗內部的比拼,尤其是軍營內部的勇士擂臺,著實太小。
不可能人人圍觀、場場觀看,只能夠得到結果,但有了公示這一手段后,情況變得迥然不同起來。
公示負責之一的胤祉參考了額娘口中競禮娛報的手段。
全國各地都有類似記者的人,這些人往往出自有聲望或者立過功但因戰敗不得不請辭的武官或士兵。
他們會把每一天的情況記錄下來,在當地公示,再讓人最快的時間送往臨近驛站,驛站又傳到全國各地的驛站,而他們也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城市的信息。
從第三天開始,便陸陸續續有信息被公布出來,并且保持著每日更新的速度。
內容公布的不止枯燥單一的排名,還有比賽過程中的有趣現象與精彩瞬間。
諸如金陵一位巴圖魯天生神力,布庫中連贏
二十場,眾人期待他未來會走多遠,會不會有機會入京;又比如,駐守邊疆的一個隊伍,在狩獵過程中充分發揮團結就是力量,加上不錯的運氣,團體狩獵的數量與質量相當于其他四支隊伍總和;再比如,某一位詩人為邊疆戰士寫詩激勵,這首詩文學水平實在是高,也一并公布出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