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周瑜大笑起來,調侃道。
“好說的好子淵,剛結拜的時候,我以為你是踏實能干話不多,結果熟識之后才發現你居然這么能言會道”
“真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子淵看來你是外表老實,內里風騷啊”
季書給了周瑜一個大白眼,兄弟三人一陣嬉笑。
之后又過了許多天,江東造反的那些世家該殺的殺了,該放的放了,和叛亂有牽連的一些官員也被糾察出來關進了大牢。
整個江東可以說是血流成河,驚動天下。
從來沒有一個地方會有這么多世家同時造反,敢把刀指向地方諸侯。
也從來沒有哪個地方諸侯敢像孫策這樣,把當地的大半世家屠了個遍,竟然除了婦孺沒有放過一個世家子弟。
孫策從此在江東之外多了一些諸如“屠夫”“魔王”之類的稱號,不過他本人也不在意就是了。
整個建業城一片縞素,不知有多少戶人家在辦喪事。
這里面有軍中將士的,有城中被波及的百姓,也有謀逆的世家,或許他們也已經稱不上“世家”這個詞了。
許多事終于塵埃落定,孫策也費心地操辦起了韓當的喪事。
這一天,江東百官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紛紛前往韓府吊唁韓當,其中三人尤為醒目,或者說,三對。
孫策、周瑜、季書三人身穿孝服,用白布扎起了發髻,他們分別牽著喬欣、喬微和黃月英的手,緩緩走進了靈堂。
三女素顏無妝,白布束起長發,薄薄的輕紗蓋在頭上,一襲白衣如冬日初雪,長長的袖子到了手腕處,芊芊小手也戴上了白手套,長長的白裙上沒有一絲裝飾,然而層層疊疊的設計輕風一拂就如波浪翻滾,讓人眼前一亮。
一身白裝竟讓眾人有些驚艷。毫無疑問,這是出自季書的手筆。
孫策原本想為韓當守孝三年,但是程普、黃蓋和吳太夫人死活不同意,理由無非是老生常談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按太夫人他們的意思是主君從簡,守孝三個月即可。
孫策卻覺得如此的話就算不得守孝了,不過走個形式罷了。他覺得既然是守孝,那至少也要一年。
雙方爭論不休,季書就提出了一個法子,干脆在韓將軍靈前成婚,請韓將軍見證。
有了這個說法,孫策同意了。太夫人原本覺得這有些不合禮數,但是耐不住孫策又要守孝一年,便也同意了這法子。
原本只是孫策和周瑜成婚,季書是想打回江夏后再迎娶月英的。然而經歷了此次事件,季書覺得比起無聊的面子,珍惜眼前人更為重要。
當季書單膝下跪,將一塊玉佩作為定情信物送給月英的時候,她紅著臉整個人都傻掉了。
沒有八抬大轎、沒有華美的衣服、名貴的首飾,也多虧三女體貼,甘之如飴,沒有一絲怨言。
此刻,孫策和喬欣走在前面,周瑜、喬微和季書、黃月英則并排隨后。孫策對著韓當的靈位跪下道。
“江東變革乃是順應民意之潮流,奠定霸業的基石。”
“沒想到世家謀逆造反,江東將士多有死傷,建業百姓也受輕微波及。”
“韓叔是看著策兒長大的,對策兒恩重如山,此次更是為策舍身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