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益州被楚國收入囊中,一轉眼就過去了六年。
囊括了中原一半疆域的楚國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三國中潛力最強的一方。強大的壓力甚至迫使仇深似海的董卓和曹操都暫時達成了聯盟。
六年時間里,楚國進入了長時間的休整,獎勵農耕、擬行新法、改革體制、加強科舉、擴大郡縣官府、強化軍備,各種措施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楚國日益強大,但沒有人知道楚國的國力到達什么程度。
直到三年前魏軍出動十五萬精兵、秦軍出動十萬精兵分別攻打徐州、荊州,周瑜領二十萬大軍應戰,獲大勝。
世人才知,楚國已能以一己之力獨斗另外兩大強國。遙想當年諸侯混戰,最終只有六人割據稱王,那時楚國國力還只是排在第三,如今楚國已露霸主之姿不免讓人唏噓。
建業城,楚國的國都如今已是天下最繁華的城市。
有多繁華
孫策剛打下建業時,其人口不過四五十萬,到征討益州那年開始擴建城市,人口已經到七八十萬。六年過去,建業又進行了一次擴建,人口已經達到了一百二十萬。
如今走在大街上的人們真的是摩肩擦踵、揮袖成云、揮汗成雨。特別是最近幾日,外地的客商、士子也紛紛進京,只為沾一沾孫策的登基大典上的喜氣。
沒錯,時隔多年,孫策終于要稱帝了。
“梁兄說的對啊。現在的青年后生還是知道當年黃巾之亂時的慘事的,哪像這幾年出生的小娃,張口就要買這個、買那個,不知節儉,哪知我們以前受的苦喲。”
一輛裝貨的馬車上,一名中年大叔輕輕抓著韁繩,和并肩而行的另一輛馬車上的同行侃侃而談。
姓梁的男子笑著回答道。
“小娃娃還好,咱們自己教的過來。就是秦國、魏國那邊逃難過來的人,得了陛下的圣恩,整天干起活來還抱怨這,抱怨那的。有本事,你就回秦國、魏國去啊”
中年大叔一拍大腿,立刻贊同道。
“就是,就是有時候我都要懷疑那些抱怨的人是不是偽帝和魏王派來的探子”
“要知道,咱們陛下可是千古第一圣帝啊沒有陛下,哪有我們如今的好日子那些人啊,我看至少也是個白眼狼。”
說話間,兩人的馬車便停到了公會設在城外的一個大倉庫。兩人將采購的貨單交給了公會的工作人員,馬上就有工人來幫忙卸貨、清點,沒多久就清點完畢交割了貨款。
一齊將馬牽到馬廄讓公會代為照料,兩人也終于分道揚鑣了。
“梁兄,我這要進城去建業公會找點貨拉回蕪湖港去,你呢”
“來都來了,皇宮里的登基大典我是看不了,但可以去城外看看江邊的祭祀。”
“嗨,隨你。那會場里都是達官顯貴,有重兵守衛,咱們老百姓啊只能在場外看個熱鬧。那咱們就此別過了。”
“好,兄臺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