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源頭掐了,后續自然就不需要為此再有情緒波動。
后勤們不是喪失了產生負面情緒的能力,而是他們有能力讓自己不產生負面情緒。
這是他們主動選擇、控制的結果,也是他們得以解除第一份合同的實力。
他們不會計較別人不小心犯下的錯誤。錯誤這種事情,發現之后改了、并總結經驗避免下次再犯,便好,沒有生氣的必要。而如果是有人故意捅婁子惹事,那么同樣是解決掉事件,然后把惹事者收拾到不敢再犯,也就妥了,同樣沒有生氣的必要。
能解決的事情都不叫事。
對現任一線而言,負司所有的后勤都是曾在一線長期工作并取得了優秀成績的前輩,平常情緒上頭罵歸罵,在關鍵問題上還是可以請教前輩的,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
還有,挑釁截止到罵就好了,不要有更多過激行為,否則會被優秀前輩們收拾得很慘。幾乎任何一個后勤面對一線都具備碾壓實力。
負司的員工一般都是人類,人類引以為傲的、超越其他動物的智慧放在負司的意義是
越聰明的生物通常越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產生得既頻繁又量大。
而那些被人類認為智商低的生物,即使也會有恐懼、悲傷等情緒,但往往容易化解,即使簽了約也只需要經歷一兩個情緒觸發場就能成功解約,接著負司就得按規矩給其送禮。
雖然那禮員工可能不收,但如果收了呢那禮是要消耗能量的啊,于是最后負司就會賠本。
負司本身可以落在任意世界的任意時間點,但這份“任意”是基于“負司本身并不屬于這些世界”。負司中的某一個員工要回溯其自身和原世界的時間線不是那么任意的事情。
之所以這種回溯必須在第一份合同已解約、第二份合同還未簽之時進行,也是為了盡量降低耗能,使該員工成為負司之外的個體,使這件事成為“負司為不相關者回溯時間”,而不是“負司為自身的一部分回溯時間”。
這里面有一套很復雜的公式。簡單說來,自己為自己謀利是最耗能的,而當自己成為絕對中立者時,是最去哪里都暢通無阻的。
第一份合同解約時的那份禮物,是直接寫在第一份合同中的。有不少人正是為了得到這份禮物,才在看到了第一份合同里直白的要命條款后,還能下定決心簽約。
他們想要重走一遍自己失敗的人生,想要打臉欺辱過自己的人,想要被別人追捧,想要自己的人生順利圓滿。
看著新人簽約的后勤輕描淡寫地說“你們可以將自己在所有情緒觸發場中的經歷都當作訓練。在情緒觸發場中時,為了活得盡量舒坦,你們必然需要學會甚至精通很多東西,將自己訓練成為一個近乎全能的超人。當超人回到普通人的世界中,你們自然可以輕松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享受天才的待遇。且還是預知了世界發展方向的天才。”
而對那份重啟人生的美好期待,也會成為一線員工們拼搏的動力和解約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