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絨毛“如果是在教育條件差別極大的兩個地方,比如甲地一個班的學生只能湊合共用一套教材,且那教材還缺頁,講課的老師經常念錯別字、對很多知識點理解錯誤,乙地則動不動就是多媒體、最新設備實驗室、頂級專家現場示范,那前者想要贏過后者需要奇跡。”
小絨毛“可同一個市里、使用同一套教材的條件下,只因為甲校比乙校食堂飯菜更豐富、教室更明亮、部分老師說話更幽默,便想甲碾壓得乙完全無法翻身,那就是笑話啦。”
入了遺物情緒場后,小絨毛在偷聽方面的能力突飛猛進。
現在的小絨毛能聽得很遠,也能同一時間聽到很多位于不同坐標的內容,再加上遺物情緒場意識的嘮叨,致使小絨毛對人類社會、對人性的理解似乎有了質變。
小絨毛也可能是因為養孩子讓我責任感飆升,開始愿意認真思考很多嚴肅的、以前我覺得與我無關所以懶得想的問題。我畢竟已經混跡人類社會幾十年啦,不可能真還保持著幼貓思維。
小絨毛身體可以被固化,思維是自由的呀。
在樂樂進行分班考時,小絨毛完整地將一小逛了一遍,并與這里的不少土著,包括耗子、蟑螂、野貓、野狗、保潔、保安、老師等,打了招呼。
就是對著他們軟乎乎地“喵”一聲,觀察他們對它這樣的小貓咪是什么態度。
動物們對小絨毛的態度分為三種一是友好地與小絨毛交朋友;一是被嚇得立刻逃跑;三是試圖欺負小絨毛,被小絨毛打跑。
其中三的案例增加了一的數量。
人類的態度則基本統一對小絨毛表現出喜愛。
差別只在于是熱情式的,還是內斂式的。
小絨毛果然還是動物才會深入探究我的本質,人類真是太容易被柔弱又可愛的表象迷惑啦。
小絨毛還見到了一小的現任校長。
這位校長女士外表看著頗為嚴肅高冷,年紀應該不輕,但保養得很好。
她遇到小絨毛后,先是盯了小絨毛幾秒鐘,然后裝作隨意地看了看周圍,在確定暫時沒人會突然走過來后,她從她的手提包里掏出了一小袋貓餅干,攤開在地上請小絨毛吃。
小絨毛賞臉地吃下一塊后,校長說“第一次見到你。你是校內老住戶的新生子,還是跟著外地的貓媽媽一起剛搬來的”
小絨毛不抬頭地繼續吃。
校長當然沒指望小貓咪回答她的提問,她只慈愛地看著這只吃得香噴噴的小貓咪。
小絨毛是真的吃得香,不是裝給校長看的。
小絨毛心中夸獎校長的零食品味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