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崔老師皺著眉頭極力想著。
“眼下應該有十七八歲,”陳凡提醒。
崔老師搖搖頭:“不記得有這么個孩子,或許別的老師有印象。”
“嗯,崔老師您幫我問問吧。”
“好的,眼下已經放寒假了,等開學我幫你打聽打聽,好嗎?”
“謝謝崔老師。”
許明結婚以后,過節的氣氛更濃厚了。
各家各戶都張羅著準備年貨。
最近兩三年,也不知從哪里刮來一個風俗,很多家庭開始過年吃豬頭了。
最早張羅的就是老姜家,他們家農村親戚多,一到快過節的時候就能弄好幾個豬頭。
陳家、老龔家這幾個平時交情好的街坊都會給到。
陳凡身為過來人,知道豬頭肉這玩意吃多了不好。
尤其老姜家,他們家人本來就不健康。
老大姜有軍耳朵有點背,說話有點大舌頭。
老二姜有輝完全是個啞巴。
上一世,他們家油水太足,口味也偏咸。
結果最后不是腦梗就是糖尿病。
陳凡勸老媽別吃這些東西。
“豬頭肉還是少吃點吧,咱家平時油水也夠了。”
劉雅麗卻不以為意。
“過年嘛總要有過年的樣子,又不是天天吃。”
陳波在一旁撇嘴:“不喜歡吃就少吃點,反正我和二哥都喜歡。”
說歸說,陳凡還得跟老弟一起在院子里收拾豬頭。
用燒紅的鉤爐灰的鐵鉤子把豬臉烤一烤燙一燙。
不光收拾自己家的,還得幫老龔家收拾。
老龔家沒兒子,以前大女兒還莽一點,能當半個男孩子使。眼下她出嫁了,臟活累活更得陳凡哥倆幫著干了。
哥倆正在院子里煙霧繚繞忙活著,李青急三火四地走了進來。
“怎么了?”陳凡看她額頭冒汗,趕緊起身迎上去。
“秀才!有人找你,讓你趕緊回電話!”
原來,陳凡今天休息,電話打到了單位,老溫接了電話,就立刻招呼樓下的李青。
“誰打的電話?姓什么?”
李青從身上摸出紙條:“熊城的,姓……”
“謝謝你啊!”陳凡接過小紙條。
果然是老范,陳凡再一看那電話號碼不是遼省的,像是吉省的。
陳凡、陳鋒哥倆眼下已經歇著了,童箏也基本沒啥事兒了,就老范還在東奔西跑著。
最近一個月,老范都已經跑出遼省,到吉省開疆拓土了。
當然,老范跑的時候也比較穩妥,他就揣幾萬塊錢,到了一個地方談妥之后,就趕緊給陳凡或者童箏打電話。要是時間實在緊迫的話,他就會先交一筆訂金把對方的國庫券先按住。
眼下,老范這么急吼吼地打來電話,肯定是有急事,保不齊是一個空前的大單。
制藥廠在郊區,陳凡趕過去未免太費時間。
正好陳波上班的建材商店離得不遠,陳凡就騎上自行車趕過去。
剛一撥通電話,就聽到老范那焦急、顫抖的聲音:“哎呀,陳總你總算是來了。”
“哈哈,老范啊你辛苦了,啥事這么激動啊?”
“哎呀,凍的,這邊老冷了。”
“你在吉林啊?”
“是啊,我找到一個大單子。”
“有多大?”
“600萬!”
陳凡倒吸一口涼氣:“是夠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