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比劃著打聽價格。
張鵬驚喜萬分:“你也是聾啞人?”
“哈哈,”陳凡笑了,“我只是比較精通手語。”
當下,除了各種貝類,還有一種最新上市的魚,就是面條魚。
這面條魚只比牙簽大點,通體銀白色。
雖然個頭兒太小,但也很好吃。
當地人一是用來煮湯下面條,二是用來做土豆餅,就是用面粉將土豆絲跟面條魚和成餅,烙了吃。
陳凡買了一大網兜海虹,又買了幾斤面條魚,但并沒急著離開,而是繼續跟張鵬比劃閑聊。
“你怎么不念書?”
陳凡明知故問。
“我們聾啞人只上小學。”
其實,當下的聾啞人的學校也說不上是小學還是中學,主要是小學課程,也上一點中學的內容。
聾啞人上學都比較晚。
早的也得**歲,晚的都十五六歲了。
所以,學校里面都參差不齊。
有的還是拖著大鼻涕的孩子,有的已經胡子拉碴了。
“你還挺能干的,聾啞人也能做買賣。”
“我是跟我姐干的,人多的時候都應付不了,只能在旁邊打雜。”
“那你們怎么上貨啊?”
“每天都是我姐上貨啊。”
“夠辛苦吧?”
“是啊,她每天兩三點鐘就起來了,騎著摩托車到海邊上貨。”
陳凡不由得嘆息不已。
不管是當下,還是若干年后,魚檔都是很賺錢的。
陳凡估計他們這市場里一個柜臺一個月最少能賺1000塊錢,干的好兩三千也有可能。
這要比張藍上一世當小學老師賺的多多了。
只是起早貪黑,又要來回搬運一兩百斤的海鮮,一般的男孩子都吃不了這苦。
張藍這么個女孩兒卻得默默承受,多半是這一世她的家境更糟糕。
“你們姐弟倆真不容易啊,你們父母呢?”
“我媽身體不好在家里打勞保,我爸掙那點錢,還不夠他自己花的。”
上一世,張藍的父親去世早,這一世倒活下來了,結果比死了還糟糕。
“那你姐……”陳凡還想暗搓搓地打聽張藍的更多情況。
張鵬突然抬頭看向陳凡身后,面露驚喜之色。
看來張藍回來了。
陳凡怕被認出來,也不敢完全轉身,就側了下臉。
果然是張藍推著摩托車回來了。
張鵬連忙從柜臺里出來,幫著她將摩托車后座的兩個大鐵箱子抬下來。
“我來幫你們!”
陳凡湊過來,伸手去抓一個鐵箱子,卻正好摸到張藍的手。
就像碰到一把銼刀一樣,陳凡低頭一看,張藍的手像樹皮一樣,又紅又腫又粗糙,根本不像是少女的手。
張藍這會兒才20歲,就成了這種樣子了。
陳凡碰了她的手一下,她立刻就像被電到了一樣,慌忙縮回手。
陳凡就打算一個人把水箱提起來,結果使了吃奶的勁兒,半點也拎不動,感覺好像有三四百斤一樣。
其實從大小看,這水箱裝滿水產品也就一百來斤。
張藍過來,雙手一抓就提起來了,“噔噔”幾步走進柜臺里了。
放下水箱,張藍才想起什么,回頭看向陳凡,皺起眉頭:“怎么又是你?”
“呵呵,”陳凡尷尬地笑笑,抓起剛才買的海虹和面條魚,“那個,我有事先走了。”說完,飛也似地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