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牙給找的是個退休的老中醫。
丫其實水平很差,就屬于那種張口閉口腎虛那種。
不像李大牙,雖然也是中醫,但他是骨傷科,多多少少還有點技術。
不過這也無妨,陳凡只是掛他個名,審批時用一下而已。
最頭疼的是門面。
如果能買個臨街房當然是最好的。
可眼下藍城還沒有商品房。
陳凡家東邊倒是有幾棟回遷樓在建,一兩年后會有商品樓出售。
但一來那一帶比較偏僻,二來那塊兒地方本來是亂墳崗,開藥店不膈應的慌嗎?
陳凡的親戚朋友們都在幫他尋摸。
介紹的地方都不太合適。
李青家住在南街,那里有不少臨街的民房,她幫著聯絡了一個。
是她家的鄰居,院子里蓋了一間偏廈子,把墻打通的話,正好臨街,位置相當不錯。
“謝謝你啊,你明天休息嗎?”
“我今天也值晚班啊。”
“那正好,明天早上下班了,你領我過去看看。”
第二天早上下班后,兩人先在食堂吃了早飯,然后一起騎著自行車往李青家這邊走。
上次傳出風言風語后,陳凡和李青還尷尬了好幾天,但后來發現這種事你越躲躲閃閃人們越來勁越興奮,瞎話傳的也越兇。
當你坦然面對,愛誰誰,當著大家的面大方來往后,人們便感覺索然無味,瞎話傳的漸漸就少了。
到了李青家這邊,她得先回家把上下班背的小包放起來。
陳凡這也是頭一次到她家,正好拜訪一下她的家人。
李青的老媽在家,她老媽是一個眼睛很大,有點不怒自威的中年女人。
一想到若干年后,她將遭遇飛來橫禍,被一根窗框刺穿身體,陳凡就不寒而栗。
“媽,這是我同事陳凡。”
“阿姨好!”陳凡點頭。
“嗯!”李青老媽點點頭,用女孩兒她媽慣有的那種警惕眼神上下打量陳凡。
李青說:“陳凡打算開藥房,正好大奎家有房子出租。”
“哦,”李青老媽立刻換了笑容,“開藥房可得不少錢啊。”
“人陳凡倒騰國庫券不差錢。”
“就是你說過的那個倒騰國庫券的小伙子啊!真是不錯的小伙子,挺能干的啊。”
“還好,還好。阿姨,你們住這馬路邊不太安全啊。”
“咋不安全了?”
“這路上車輛來來往往的。”
“車走車路,人走人道,有啥不安全的。”
“嗯,反正沒事別到馬路邊。”
“謝謝啊,小伙子還挺有心的。”
李青放好包裹,領陳凡來到大奎家。
大奎是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他家的這個偏廈子跟陳凡家類似,本來是大奎一個人住。他姐姐出嫁以后,他就搬進他姐姐的那間屋子了,這個偏廈子就空出來了。
只是他的這間偏廈子比陳凡他們哥倆住的略小,也就十幾平米的樣子,擺上了柜臺,屋子里也顯得太逼仄了。
大奎似乎看出了陳凡的想法,連忙說:“我這偏廈子還可以再擴。”
“只能縱深地擴。”
“是啊。”
那就太難看了。
不光是開藥店,開其他的商店也一樣,顧客進店買東西都喜歡一眼看上去寬闊敞亮的環境,哪怕沒有縱深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