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個小抽屜上都寫著飲片的名稱,但中藥飲片的名稱經常不統一。
比如骨碎補有的地方叫毛姜,牽牛子有的叫二丑,檳榔也被稱作大白。地黃分為熟地黃、生地黃,有的人就把它當一回事,但實際效果卻截然不同。就跟桔子一樣,新鮮的上火,陳皮卻去火。
這跟傳武也一個意思,這種東西要不是搞的這么模棱兩可、語焉不詳,就失去了那種博大精深、神秘莫測的感覺。
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在這個不強調處方藥的年代,來拿中藥飲片的顧客卻大多是拿著處方的。
醫生是一個神秘組織,他們的神秘文字只有他們組織內部的人能看懂。
陳波不行,老范也不行,大海能看懂一點,完全能看懂的只有花大爺了。
要說花大爺沒真才實學那真是冤枉他了。
雖然他給人號脈,十有**都是腎虛之類的。
但這事兒不能怪他,他學的就是這套理論。
他們這個年代的中醫大夫基本功還是相當扎實的。
不提湯頭歌之類的了,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古籍他們也基本如數家珍。
二三十年后的年輕的中醫大夫們,有的都是碩士、博士畢業,卻連湯頭歌都背不下來,因為根本用不上,實在需要了,臨時上網查一查也行。
眼下的中老年顧客們對中藥飲片非常信賴,有老中醫坐堂,更是深信不疑了。年輕人也因為最近幾年流行各種保健品,也開始對中藥材興趣濃厚。
花大爺這么熱情高漲,陳凡不得不調整先前的經營策略。
先前,陳凡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西藥和中成藥上,中藥飲片只是個輔助,更多的起到裝飾的作用,作為大藥店不能缺少這個環節。
眼下看起來,得做些調整,在這方面加大投入,說不定還能帶動西藥和中成藥的銷售。
幾個人商議一番,就把大海跟花大爺弄到一組,由大海專門負責中成藥和中藥飲片的柜臺,負責給花大爺打打下手。
花大爺的工資也是全店最高的,每月180元,年底再根據藥店的效益分紅。
其他店員,像陳波、李海兒都是120元。
按照規定,陳波、李海兒她們幾個接受崗前培訓幾天,陳凡、陳鋒、老范則在一起商議開業前的宣傳活動。
老范說:“買它十萬響的鞭炮,噼里啪啦放一頓,肯定能招來一大堆人圍觀。”
陳鋒卻覺得不妥:“太吵了吧,還不如讓花大爺義診,坐在門口給人號脈。”
陳鋒的建議確實不錯。
眼下,老年人對中醫很相信,年輕人對望聞問切那一套又充滿好奇,甚至把它跟傳武之類的結合起來,好像中醫大夫都是室外高人。
花大爺本身也長得鶴發童顏、白須飄飄,保不齊真能吸引很多年輕人過來。
可對陳凡來說,發財的道路千萬條,消費民智、宣揚怪力亂神卻是最不濟的一條。
“既然我們與糧店比鄰,不如我們就宣傳健康生活、健康飲食吧,再弄個血壓儀,免費給大家量血壓。”
在剛吃飽肚子的當下,這種宣傳方式確實略顯超前。不過也顯得比較有逼格。
老范和陳鋒雖然不完全贊同,但還是出謀劃策。
“再弄個秤,免費給大家稱體重量身高。”
“嗯,以后藥店就常備身高體重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