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會兒的普通工人每個月也就兩三百塊錢。
了解一些白云公司的管理制度、獎懲機制后,陳凡這才離開羊城趕往鵬城跟童箏匯合了。
這會兒,股東大會只剩下最后一天議程了。
王石帶領手下舉行天景花園竣工儀式,陳凡、童箏和其他的大小股東現場參觀。
去年年初,童箏以400多萬股本金入股萬科集團,成為萬科最大的自然人大股東。
萬科公開募集的社會資本金是2800萬,童箏一個人就占了百分之十五。
這兩年,萬科兩次增資擴股,總股本已經達到2個億了。童箏手里的股本也水漲船高,快到3000萬了。
但奇怪的是,他所占股份卻縮水了許多。
因為王石出讓了大量股份,正在把萬科變成國有企業。
1990年上半年,全國各地的民營企業都在面臨一個巨大壓力,社會各界紛紛指摘,民營企業姓社還是姓資。
有些人根本不管這一套,比如像汪建林這種,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管你身前身后各種聒噪,繼續向前挺進,繼續把民有大集體企業揣到自己口袋里。
像王石這種就是膽子比較小,比較謹慎的。
一見風吹草動趕緊認慫,乖乖捧上自己精心多年打造的企業。
當然,收歸國有之后,他的資源也極其豐富。
鵬城儼然就成了他的自留地,想拿哪塊兒地,有關方面都給他一路開綠燈。
在這方面他確實比汪建林更得天獨厚。
因為他面對的是一片正在開發、正在高速發展的處女地,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可包括童箏在內的大小股東們對萬科一個勁兒開發房地產卻有些不滿。
一個伙計說:“他們去年不是搞攝錄器材了嗎?怎么轉來轉去,又跑到房地產上來了?”
童箏也苦笑:“這個老王啊,他說公司的四大支柱是商貿、工業、房地產、文化傳播。可咱只看見他的房地產了。”
“是啊,老王最擅長的其實是紅燒肉。”
“哈哈哈哈!”
王石吹噓了一會兒,又開始宣布公司來年的發展戰略。
“來年,我們集團將確立綜合商社的發展方向。將布局:進出口貿易、零售連鎖商業、房地產開發、金融證券投資、文化影視制作、廣告設計發布、飲料生產與銷售、印刷與制版、機械加工、電氣工程等十個領域!”
“我去!四大支柱變十個領域了。”
話說,這會兒的企業很多都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連汪建林都開始鼓搗防盜門和塑鋼門窗之類的了。
在竣工儀式上,童箏不時跟旁邊的一個中老年人低語幾句。
由于現場人太多,他一直沒來得及介紹。
直到散會后他才拉過陳凡,向那位老哥介紹:“這是我小兄弟陳凡,他在藍城也有三四家企業。”
“黎厚!”老者跟陳凡熱情握手。
這老哥看起來有50歲左右,說著一口不太流利的港普。
“這是何總,何享健,美的公司的。”
“哈哈,有緣啊,我們目前也在生產瓶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