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九歲的吳秋晚被領到六歲的王家大少爺面前時,所有人都告訴他這個看上去還沒到她胸口的男孩,就是她未來的夫婿。
女子向來早慧,吳秋晚更是在生父生母亡故之后,一瞬間長大。
她看著那個男孩的時候,別提心中有多么震驚與絕望了,可她不知道最絕望的還在后頭。
她哭過,求過,逃過,可是全都無法奏效。王家的祠堂她跪過,柴房她睡過,甚至還被王家太太用過私刑。
他本以為自己熬著熬著也就過去了,卻沒有想到
“大少爺身子實在病弱,幸而太太隔年之后又得了一少爺,一少爺比大少爺活潑,以前幼時也都是一少爺引我與大少爺去玩。后來大少爺因為一場風寒去了,一少爺竟然竟然”
誰也不曾想到,健康的一少爺竟然一眼看上了自己寡居的長嫂。
哪怕,吳秋晚未曾過門,但她與大少爺之間的童養媳之說,王府上下人盡皆知。
當一少爺要納吳秋晚為妾的消息傳到太太的耳中后,太太直接眼前一黑,趁著一少爺不在的日子直接讓人拿了吳秋晚準備浸豬籠。
然而,幸運的是吳秋晚素日為人極好,當時有數位下人暗中通風報信,讓一少爺提前回來。
大少爺死后,一少爺便是唯一的獨苗苗,一少爺直接大鬧一通,以死相逼,此事這才不了了之。
但吳秋晚深深知道,只要一少爺在一日,自己只怕永無寧日,亦有生命之憂。
于是,吳秋晚這才在聽到船廠招人的消息后,義無反顧的想辦法偷跑出府。
而這一點,就要感謝當初胤礽告知姚啟圣如何將鼠疫的防治措施傳遍全省了。
當時船廠的招人消息也是走的這個路子,乃是由聲音最響亮的差役帶著一個簡易的喇叭型擴音器走遍大街小巷的喊著。
而這里面那句男女不限,成了吳秋晚的最后一個救命稻草。
她并不知道太子爺是什么人,可是她知道能勞動人走街串巷,大肆宣揚的人一定不簡單。
所以吳秋晚為此賭上一切,搏了一把。
吳秋晚的訴說到此結束,她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和他見了一面的男子,直接將自己所有的悲慘遭遇和盤脫出。
等最后一個字說完后,吳秋晚這才后知后覺的升起悔意。
但彼時的徐壽聽了吳秋晚的遭遇,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便是幫助她。
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徐壽本就看不慣這些封建余孽的存在,更何況眼前是一個年輕的生命。
他無法坐視著這樣年輕的性生命,因為封建社會的陳規陋習而消失。
所以,縱使那日電閃雷鳴,暴雨如注,但是徐壽的聲音依舊堅定有力,一字不落,清晰地落入了吳秋晚的耳中
“好,你留下來,只要我在一日,便護你一日。”
徐壽的回憶也到此為止,而那王家之人這時候直接惱羞成怒
“來人,打進去”
“孤看誰敢”
胤礽不知什么時候從人群中走了出來,雖然他身量小巧,可是他往前一站,杏眼橫掃過去,那一股子威勢便讓不少人下意識的退去。
尤其是,等他們看到那張粉雕玉琢般的小臉上,那顆標志性的紅痣時,直接跪了一大片。
“太,太子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