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夢倒也不驚訝,畢竟茶這個東西,光有名氣不夠,還得有名聲,就比如武陵山大紅袍,上國宴的茶,價值千金,龍井,碧螺春,哪一個都是名聲與品質齊備,這才能賣出高價,像他們這種家庭作坊,沒有名氣的茶,即使好喝,賣高價也沒有市場,太冷門了。
鄭東臨看向吳曉夢,要看她怎么拿主意。
“東臨,你去車上將我們公司的資料拿過來給素芬姐看一眼,營業執照這些。”知道對方曾經被騙過,吳曉夢想解決對方的后顧之憂,“我們可以先給定金,五成,六成,都可以,但是要保證茶葉的質量,如果確定達成合作,我們就需要簽合同。”
就如吳曉夢所想,陶素芬家的茶葉品質很好,但是名氣卻不大,他們地處鄉下,山里人也喝茶,但喝不出茶葉的好壞,價格定高了,根本沒人買,他們買的都是一兩塊錢一斤的茶葉,作坊都快支持不下去了。
不然陶素芬也不會貿然將她們帶上山,也是想尋求出路。
吳曉夢看向身后的作坊,這作坊想要工廠量化肯定不行,他們現在的需求量少,等到后期,需求多了,這里產量肯定跟不上,而且現在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方是家庭作坊,沒有任何營業執照,她的飲品店需要的原材料必須要來源正規,符合食品生產安全標準。
等陶素芬過目了他們公司的資料,吳曉夢提了出來,“如果要跟我們合作,你們必須取得生產許可執照,成立正規的茶廠。”
陶素芬應該是家里做主的那一個,全程都是她在跟吳曉夢談,她老公靜靜地坐在一旁一言不發。
陶素芬也怕被騙,但是她看吳曉夢穿著談吐,都不像普通人,心里不由得多了幾分信任,“可是我們老百姓不知道要怎么成立你說的茶廠啊,還有什么生產許可”
吳曉夢想了想,說道“我可以讓我的員工協助你辦這些手續,但是在這之前我們得先簽好合同。”
上一回上當,對方根本就沒提出過簽合同的要求,這一回,又是公司營業執照,又是簽合同,對方還要求她辦生產許可,到時候還提前給定金,心里已經信了七八分了。
“我們回去擬個合同,等合同擬好,我會讓小鄭送過來。”
最開始吳曉夢只是想做茶飲包,現在她想做更多的鮮果茶,等和陶素芬他們簽訂了合同,茶葉能穩定供應,就能推出新品鮮果茶了。
剛跟陶素芬他們簽訂了采購合同,在北京的宋家杰就率先發展了第一家加盟店。
緊接著,在上海的呂怡也有了好消息。
北京和上海的門店開業半年,生意一直很火爆,他們在當地的報紙上打了加盟廣告,有不少投資者看到了商機,前去談加盟合作。
去年加盟費千,今年漲到了五千,還是除開裝修費和原材料設備費用。第一槍打響之后,加盟店就開始源源不斷地發展,二月末,兩地已經有七八家加盟店了。
這么多加盟店同時進行裝修,打亂了吳曉夢的計劃,她本來是想成立專門的裝修團隊,這樣全國的門面都是統一的風格,但現在加盟店都在差不多的時間裝修,一支裝修團隊肯定分身乏術。
她只好打電話給宋佳杰和呂怡商量對策,裝修風格統一是一定要的,商量出來的結果就是讓設計師將設計圖發給宋家杰他們,他們在當地找裝修團隊,根據設計圖來施工。
這樣就必然會造成局部差異,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吳曉夢之前構建的組織結構,這會兒就派上用場了,有專門的員工去整理加盟店的資料,也有財務來做賬,給員工發工資。
加盟店迅速擴張,必然原材料的生產也要跟上,果醬這些一直是陸韞的食品廠在生產,上海還好,不算太遠,北京開車都要開一天,運輸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