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淘哥兒這個親生父親都是這樣想的,他的兒子不爭氣,那就不要在族學里占用資源了。
所幸他有錢,能單獨培養兒子。
那些兒子孫子爭氣的,更不愿意族長分一部分資源出去。
林家再是和睦,也是個大家族,中間各種聲音不少,只是族長一脈自來就是嫡支,為人公正大方,又有林如海等出息的族人支持,無人能動起其地位。
但族長也要顧及族人的感受,不能強壓他們同意一些看起啦并不那么合理的要求。
哪個家族不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會讀書,有機會考中科舉的子孫身上,去另外培養愚笨孩子這種事,除非你家錢財資源都不缺,即便那愚笨是孩子的聰明點錯了地方,也是如此。
因此在和族人商量過后,見大部分人都不同意,他就想自己出錢,購買一些土地,用作以后這部分孩子的培養開銷。
能培養多少算多少,都是林家的孩子,能為他們找一條出路,也是好的。
他不知道賈敏從哪里聽到的消息,但林如海是正經的科舉進士出身,大概也認為讀書最好吧。
賈敏聽明白了,忙道,“族長多慮了,夫君一向認為孩子,出息不一定非得體現在科舉上,能有一門技能,未來生活無憂,也是不錯的。”
她瞄了一旁軟榻上玩耍的蘇葉一眼,這還是之前她見那些孤兒被接走,詢問林如海才得知的。
原來這些孩子要被送去學習一些目前科舉用不到的東西,但有這位在,以后一定有大用的東西。
她不理解是什么,但想來夫君都支持,未來一定錯不了。
未來或許不再是儒生的天下了,林族長能未雨綢繆,或許他們林家以后真會出幾個科舉之外的人才呢那也不錯
當然這事不能透露出去,賈敏對族長的想法大加贊賞,并把錢匣子推過去,“還請族長不要推辭,暫且先用著,要是不夠了,請一定寫信來,我和夫君定全力支持族中子弟教育。”
見她這樣鄭重,林族長呆了呆,沒想到他們夫妻竟是如此想的。
林如海不愧是能當探花的,思維靈活不僵化。
林族長不再推辭,接了下來。
解決了這件事,三人在族長家用了飯,這才告辭離開。
之后又過了半月,賈敏徹底理清了家事,哪些該帶去揚州,哪些得封存起來,放進倉庫好好保存,哪些以后或許用不到,又不能浪費了,都拿去送人。
就這樣忙忙亂亂地,直到二月快結束,他們方才出發。
從姑蘇到揚州,坐馬車更快一點,兩天就到了,但他們帶了大批行李,馬車就沒有船方便了。
索性坐船也只需要三四日,花費的時間也不長,因此選擇了船。
且這一路,因為冬季結束,春天到來,到處是剛抽出嫩芽的綠葉綠草,處于老葉和新葉交換的時機,別有一番勃勃生機。
兩岸的風景也不同于往,風韻雅致,碧波蕩漾。
蘇葉坐在船上,推開窗戶,尚有點微涼的風,吹拂在臉上,帶來陣陣舒適,讓人不由怡然自得。
青鸞推開艙房門,見她趴在窗戶上,頭探出去看外面的風景,不由唬了一跳,“我的公子誒,您小心著點,可千萬不要從窗戶栽下去。”
就這頭重身子輕的三頭身小人,她真怕人直接栽到水里去。
她放下手里的托盤,忙過去把窗戶撐大一點,把人拉進來一點,“公子想看風景,吩咐我們就是,可別再自己行動了。”
雖是出身不凡,但也只是小孩身體,實該小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