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談完,林如海就變得極為沉默,整日神思不屬,賈敏看了憂心,“老爺,你這是怎么了”
林如海嘆了一口氣,握著她的手道,“敏兒,要是有一件利國利民的事需要我去做,但做了會非常危險,可能可能會陷你們母子于不利,我”
賈敏反握住他的手,“去做吧我相信老爺,我會注意我們母子身邊的安全,老爺也要小心”
她了解丈夫的為人,讀書不就是為萬民立心嘛,丈夫讀圣賢書長大,這些牢牢刻在心里。
現在有這個機會去做,要是他沒做,肯定會后悔一輩子。
至于危險,她再仔細一點就是了。
林如海非常感動,“我也會派人保護好你們的”
陳兄說了,會派先太子留下來的人保護他們一家三口,再說還有蘇葉在,遇到危險也能搶救回來,他有保障,哪還能猶豫,只是怕夫人擔心罷了。
擔心自然會擔心的,但賈敏也不是那等柔弱的性子,悔教夫婿覓封侯這種事,不會出現在她身上。
夫妻二人說了一些體己話,賈敏就離開書房,找蘇葉求平安符,放在林如海身上。
蘇葉當然準備了,給了她好幾張,“放心吧,只要符沒被燒毀,就能擋下任何危險,”即便被燒毀了,也能換新的。
有她在,怎么可能叫林如海有危險呢,賈敏和林玄玉也不會有事。
賈敏還是相信她的,聞言放下了心。
有了妻子的支持,林如海沒了顧忌,結合自己這幾個月查探到有關于鹽場的情況,以及改良曬鹽法的好處和弊端,最重要是能帶來的種種好處,寫了兩份秘折,讓人悄悄送到京城,交與岳父賈代善。
有些事不適宜讓朝臣知道,而賈代善能單獨面見太上皇,是最適合轉交的人。
折子進京,林如海放下一樁心事,開始有時間關注兒子的學習情況了。
他發現自己可能有點誤會兒子了,林玄玉沒有那么笨,顯得笨只是在蘇葉的襯托下。
也沒誰家孩子,能在周歲過后,就可以背下論語的內容了。
他和妻子商量,“要不給這小子找一個啟蒙老師”
賈敏想到那折子進京后,可能帶來的危險,詢問,“能保證先生是安全的嗎”
林如海想了想,確實,先生又不是下人,哪能要求人家安分待在林家,不出去呢。
要是時常出去,難免被人鉆了空子。
可孩子的教育也是大事,不能不上心。
“要不還是我教”賈敏詢問道,憑她的學問,給兒子啟蒙沒問題,幾年后,想必這件事也平息了,到時候再找夫子,或者直接拜入書院,都是可以的。
“我再想想吧,”林如海覺得賈敏雖然學問不錯,畢竟不是走正經科舉路子,不太適合兒子。
他事后給陳景軒寫信,想著他那邊能否找出有學問,又有警惕心的人。
陳景軒接到信,盤點了一遍身邊的人,發現都不合適,那些人學的東西很雜,不太適合林家人。
突然,他想起了甄管事的家世,他不是有一嫡支的兄弟,是個學問不錯,淡泊名利之人
學問好,考中了舉人,足以給林玄玉啟蒙,淡泊名利就不會被引誘,從而對林玄玉不利。
至于他身邊可能被鉆空子,陳景軒專門派一人過去,看著他就是了。
他把自己的考慮,寫在信上,讓人回了林如海。
林如海看到上面的人名,稍微有點印象,甄費,字士隱,原是姑蘇人,住在葫蘆廟附近,學問人品都很不俗,只是本人沒多少進取心,安貧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