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兒能跟著璉兒沾光,被張老教導,她當然激動不已,仿佛已經看到了賈家下一代,像張家人那樣,各個高中進士。
“只是還請老親家稍等,他們都隨父親扶棺回金陵了,我這就寫信催他們回來,”賈母一連聲喚人,要立馬派人去接兩個孩子回來。
張老見此,略微坐了坐,就告辭離開了。
王夫人和刑夫人得到消息,都過來詢問什么事,生怕是金陵那邊出事了。
賈母很高興,對著兩個兒媳一連聲吩咐。
等知道張老收徒這樣的大好事,王夫人喜不自勝,她才是最迫切希望兒子出息的那一個。
賈璉尚且有爵位可以繼承呢,但他們二房卻什么都沒有,丈夫為人迂腐,娘家二哥都不看好,她可不就指望兒子嘛。
而珠兒在學堂的表現也最好,奈何族學的先生學問有限。
不是她看不起賈代儒,是他本身也就是個秀才,如何能教出狀元之才。
王夫人總覺得,族學的水平,耽誤了兒子。
但沒辦法,無論賈家還是她王家,走的都是武官的路子,和讀書人挨不著邊。
東府里的敬大哥哥倒是進士了,但為了避禍,一心修道去了。
王夫人也不敢讓兒子與他太過親近,免得受了牽連。
現在可好,兒子沾了賈璉那小子的光,竟能拜師張老太爺,未來還用愁嗎
王夫人歡天喜地的下去準備了,刑夫人看的撇撇嘴,也沒說什么,對著賈母說了幾句奉承話,就回自己院子了。
賈母才不在乎這個大兒媳怎么想,只一心盤算,該送什么當成拜師禮。
雖說賈璉是人家的親外孫,但賈珠可不是,“鴛鴦,我記得我庫房里有一幅懷素的字畫,快找出來,到時作為拜師禮。”
“是,”叫鴛鴦的丫頭忙脆生應下,拿了鑰匙,轉身去庫房。
“等等,我記得公庫里還有幾本孤本來著,親家公一定喜歡,你去找二太太,讓她取出來。我想想,還有什么來著,對了,大老爺不是還收藏了一副白玉棋盤,就說我說的,讓大太太找出來,孝敬他老岳父,總沒有錯”
不獨賈母,王夫人也很興奮,回去就翻箱倒柜,要給兒子配齊全行頭,免得拜師那天失禮。
因著這件事,賈府熱鬧了好一段時間,可遠在金陵的賈璉,只覺晴天霹靂。
賈代善過世,葬禮辦完,賈赦和賈政兄弟就扶棺回鄉,賈璉和賈珠作為已經快長大的孫兒,當然要跟隨。
一來這是孝心,二也是讓他們跟著見見市面,不能長這么大,都不知道老家大門在哪吧
一同回金陵的,還有林如海夫妻。
林如海面見太上皇和新帝后,得到他們準許,打算先在淮鹽產區秘密施行新的曬鹽法,把產量提上來,多產出的鹽,會隨著南安郡王的海船,遠銷海外。
等到售鹽的利潤和鹽稅持平,就可以徹底打破鹽價,把價格壓到最低。
到時僅會讓一些鹽商蒙受損失,還不至于讓朝廷產生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