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賈璉一愣,沒想到她會這樣問,見她表情不似在開玩笑,不由陷入沉思。
在林家這些天,他也聽到了一些消息。
這位林表弟可了不得,不僅讀書厲害,就連做生意也有幾分竅門。
她給姑母出的主意,都是那種省事又能源源不斷賺錢的,順便還能讓姑母和揚州的官太太富太太們打好關系。
其實這件事的由來,還要歸功于林如海的職務。
改革鹽政,他算是狠狠得罪了一批人,雖然大部分阻礙清除了,可剩下的人也不敢和他多走動,生怕以后出事被連累。
從古至今改革之人都沒有好下場,比如商鞅,他們認為林如海也是如此,等待他的,必定是皇家的卸磨殺驢。
因此一個個都避之如蛇蝎,那些官員更是除了公務上的走動,壓根不和林如海來往。
加上一開始為了安全,賈敏幾乎沒和人交際過,等到鹽政改革徹底完成,已經是年后了。
這也是他們到揚州的第四年,怎么說呢,林家就像一個孤島,雖身處揚州,卻誰也不熟悉,更不用說人際往來了。
這情況在改革前期有利于林如海行事,沒人敢來攀交情。
可改革完成后,需要的就是協作了,因此改善同僚之間門的關系,就勢在必行了。
賈敏的方法,是借著家里孩子過生日,給那些人下帖子,算是主動示好。
不過這法子不夠體面,林如海算是揚州地界最高的官了,還管著鹽政,只有別人巴結他的,哪有他主動示好的。
于是蘇葉就建議賈敏開一個首飾鋪子,這鋪子和一般的不一樣,別處都是制作好了,拿出來賣。
這家店鋪有上好的玉器,最好的匠人,但花樣得客人自己設計。
也就是說,獨家定制,按照你的心意來制作,做好后此紋樣也獨此一家,再不會有別人。
起初,這家店鋪開了一個月,都沒有一個客人。
還是一位不差錢的富太太,想要尋一塊好的玉料,雕刻成送子觀音,打算送給高嫁到王府做側妃的女兒,聽聞林家這店鋪好玉料,這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了。
一來她就驚訝發現,何止是有好玉料,簡直多的數不勝數,各種未經過雕琢的原料堆積在一起,何止是壯觀,簡直匪夷所思,林家到底從哪里弄來這些
她挑了又挑,選了又選,舍棄了最好的和田玉,最終選了一塊幼兒大小的白玉,讓師傅雕刻成觀音模樣。
而師傅也是她親自選好的,林家店鋪里有十幾個好手藝的師傅,從玉雕到金銀首飾,都有不同的人負責,風格也各有不同。
聽說這些師傅好些是從宮中出來的,那手藝沒得說,但凡你能設計出來,他們都能給做出來。
那位太太回去后,就忍不住和人八卦,最終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揚州城都知道了。
那些官太太富太太新奇之余,也在丈夫兒子的示意下,來店鋪里定做一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