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就是一個關系破冰的信號,當她們成群結隊來林家鋪子,有宴會了自然也會給林家送上一份請帖。
賈敏挑揀著去了幾家,然后在自家開了一次,邀請其他人過來玩,漸漸的也就融進去了。
而經過這件事,林家店鋪里的定制首飾,可謂是一騎絕塵,訂單已經排到后年去了。
蘇葉輕輕巧巧一個主意,讓林家既賺到了面子,又賺到了里子,順便還打開了局面。
賈璉粗粗算了一筆,光那家店每年賺的數目,就不下六萬兩,忍不住倒抽一口氣。
雖說這也是仰賴林姑父在揚州的地位,其他人想照辦都不成的。
但這何嘗不是蘇葉聰明,該借的勢要借,又極為有分寸,不會帶來任何后遺癥。
畢竟那生意是主動上門的,不是林家強迫的,且里面售出的首飾玉器確實非常精美,即便比別家都貴,那也是因為獨家定制的緣故。
光就這一個獨家定制,多賺你二百兩不是應該的嗎。
在知道蘇葉的本事后,賈璉就不敢小瞧這個表弟說的任何話,認真沉思起來。
一車柴火賣兩百文頂天了,要怎么置辦齊全過年用到的東西
過年需要什么
首先是春聯門神,這萬萬是不能缺的,能保佑一家子來年平平安安。
然后是祭祖和祭神用的供品和香燭,這些本也不便宜了,至少花去十文。
一年到頭,都過年了,一點葷腥都不沾,那也太吝嗇了,因此油和肉是需要置辦的,至少包一頓餃子的肉得有。
然后是茶果點心,過年了,親戚鄰居來拜年,你得拿出東西來招待。
最后給長輩拜年送禮走親戚也都需要拿禮品,空手上門會被打出來的。
賈璉這么粗粗一算,怎么也得千八百文,這還是按照最便宜的價格算的,要是東西好些,沒有二兩銀子過不去這個年。
他一臉為難,“這這這”
“我教你個巧綜,一般零賣的價格都會高一點,但整賣的話,是可以打折的。像春聯,普通百姓一般是買了紅紙回去,找會寫字的人,付個五文十文的,讓幫忙代寫。人家收這個價格也不算錯,畢竟筆墨人工都是錢。可到了百姓那里,紅紙就需要二十幾文,這還是節省著用的,再多付十文,光春聯上面就花去將近十文。”
“如果你去置辦一批最廉價的筆墨紙硯,再聘請一些會寫字的書生,在年節前提前寫好一批,然后按照二十文一副的價格賣出去,其中包括了春聯,門神,灶神等,他們是愿意買呢,還是愿意找人寫”
“自然是愿意買,”賈璉立刻道,找人還要費事費人情,買起來多方便,而且價格還更便宜。
“最低等的筆墨紙硯一套不過兩,置辦十套就是十兩,聘請十位先生,一人一天給一兩銀子,想來他們肯定愿意,寫上半個月,也不過一百五十兩,加上耗材和管理,兩百兩足夠了。十位先生,一人一天寫一百副完全沒問題,這就是一萬五千副。門神灶神麻煩一點,可以找店家批發,價格便宜一點,五十兩能拿下。這樣一來,你就可以賺五十兩了。”
賈璉算了算,確實是這個數目,可半個月賺五十兩,好像也不是很多吧
蘇葉喝了一口熱茶,見他游移不定,不由好笑,“這只是張貼的春聯等物,還有香燭祭品,吃食布料,把所有百姓需要的過年物品都置辦齊全,然后做個新年大禮包,便宜的就兩百文一份,東西都有,雖然是最差的,分量也不夠多,但東西是全的不是嗎還不需要他們到處跑,到處講價,買了就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