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簡仨再想不到自己還有再次見到乾坤玉鑒的一天,他還以為這東西消失,是隨著先太子下葬了。
當初張老太爺成為太子太傅,太上皇在為先太子挑選伴讀的時候,順手把張簡仨也添了上去。
在太子伴讀中,陳景軒,賈赦和張簡仨是第一梯隊的,深受先太子信重,其余都是第二梯隊,但明面上先太子是一視同仁的。
甚至連太上皇都不知道,先太子私下里和他們三人更為交好。
之后太上皇打壓先太子,最先拿張老太傅開刀,誰讓他是文官魁首,代表太子受天下文官支持,而張簡仨是被父親連累發配的,至于他本人,太上皇忽略了。
緊接著是陳景軒,他背下了先太子被誣蔑的所有罪名,企圖把先太子摘出去。
而賈赦,是在父親賈代善示意下疏遠先太子的,當然,他本人不想這么做,可先太子也是這個意思。
那時,先太子已經有了謀反的意圖,且大概策劃好了自己的結局。
在這個結局下,張家可能會再次被太上皇遷怒,但新帝肯定不會再忌憚他們了,憑著張家人的本事,早晚會回到朝堂。
而陳景軒這個為先太子背鍋的人,在太上皇愧疚想要彌補的情況下,會收益洗脫身上所有罪名,進而被太上皇彌補安撫。
唯獨賈赦,因為賈代善是太上皇心腹,在當時疏遠太子,是忠君的表現,可回過頭來,太上皇又會怪賈家沒有勸諫太子,像張家那樣,也會怪賈赦疏遠自己的好兒子,墻頭草一般。
可賈代善又是他的心腹,太上皇這個人,說無情也無情,可某些方面他又念舊情。
因此賈家不會有任何問題,只賈赦,不得不被太上皇嫌棄,可能前途無望。
當然了,等到新帝繼位,或許會因為他識時務的表現,而不對賈家進行清算。
可以說先太子也算是為這三個小伙伴打算好了將來,只越是如此,三人心里那道坎兒就越發深重,絆住他們手腳,跨不過去來了,也不想跨過去。
再次見到乾坤玉鑒,張簡仨只覺得熱淚盈眶,“臣,張簡仨,見過郡王殿下”
說著,他的頭深深埋下去,也遮住了眼角的淚痕。
張簡次先是錯愕弟弟的反應,然后猛然意識到什么,不可思議的看了蘇葉好一會兒,才跟著跪下去,嘴里喃喃,“像,真像,怎么之前沒發現呢。”
張簡次和兄長的穩重,弟弟的精明不同,更偏向于儒生,就是有點死讀書。
當然了,他和書呆子還是有區別的,畢竟本人聰明,對書本內容往往很快融會貫通,但他卻很少接觸庶務,為人相對單純一點,也不愛交際做實事,更愛和書本打交道。
可畢竟是張家的人,腦子又聰明,不可能看不出羊毛計劃對大楚,對張家的重要性,因而當初弟弟決定留下來時,他也留了下來。
不過和弟弟具體主持實施不一樣,他更偏向于教化。
因為這樣書呆子性格,張老太傅不太放心他在官場混,考中進士后,就把人調到弘農館去修書了。
他很少有機會接觸先太子,大部分時候都是先太子微服去家里,跟著兄長弟弟招待。
不過兄長是長子,父親不在的情況下代表張家,弟弟則是先太子伴讀,兩人關系非同一般,有二人在,他在先太子面前幾乎是個小透明。
只閑談的時候,先太子覺得不能漏了他,偶爾詢問一些關于修書的話題。
說來他見先太子的次數不多,起初見到蘇葉,也只覺得面善,并沒有多想,直到老三看到玉鑒跪下來,他才恍惚想起來。
只是,老三為何之前沒認出來明明仔細一看,這位林公子好吧,郡王和先太子有六七分相似,只不過是年輕的版本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