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這件事,朝中爭吵了好久,京郊大營的士兵甚至已經訓練起來了。
在吵得最兇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戚十一在此戰中,身受重傷,沒有性命之憂,卻也要休養好幾個月。
大楚君臣不由松了口氣,這就表示戚十一暫時不會南下,那他們到底要不要趁你病要你命
關于這一點,陳景軒這個被調回去,先太子心腹,現新帝眼中釘的存在,連著一個多月上書,強烈要求發兵,給戚十一一個教訓。
他甚至申請上戰場,陳景軒文武雙全,這點毋庸置疑,但他當文官這么久,還能不能打仗,這點存疑。
不過他表現的相當憤慨,亂臣賊子,絕不能姑息
而他越是這樣,新帝心里就越犯嘀咕,畢竟他做了什么,自己心里清楚,很擔心陳景軒這個太子近臣覺察了什么,想要報復他,為先太子報仇。
哦,對了,先太子遺孤義忠郡王也長大了,怎么說呢,低調到平庸的程度。
但誰知道他是真低調,還是真平庸
反正他和先太子一點想象的地方都沒有,論品行,論能力,簡直無一可贊賞之處。
要不是那相貌有四五分像陳婉瑩,還真會被懷疑,到底是不是先太子的種。
畢竟那樣耀眼一個人,怎么會有如此平庸訥訥不敢言的孩子
可想到他的出身處境,又好像能理解,畢竟新帝絕對不會讓先太子遺孤變得優秀。
而新帝確實做了一些事,讓義忠郡王身邊的嬤嬤太監,以及授課老師把他往歪路上引,雖然這孩子因為過于老實,而沒有變壞,但確實也平庸至極。
看到這樣的外甥,陳景軒心里怎么想。
新帝以己度人,覺得對方一定會怨恨他這個新帝把先太子兒子教成這樣。
心虛之下,他看陳景軒做任何事,都好像是在針對自己。
偏偏他還不能對陳景軒動手,因為太上皇要留下陳景軒保護義忠郡王。
他甚至直接言明,“我讓你把那孩子教得無能,是因為無能就無法威脅到你和你這一脈的皇位,這孩子變成這樣,九泉之下,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向老大交代,可為了你,不得不如此。但你也要保證那孩子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健康長壽。”
新帝能說什么,只能訥訥答應下來。
而陳景軒既是保護義忠郡王之人,也是監視他之人。
太上皇死了還好,他想處死陳景軒就處死,可現在太上皇在,且他的兒子們也長大了。
新帝很擔心,萬一老爺子不高興,直接廢了自己,選自己兒子繼位,要如何是好
他的五皇子時不時會被太上皇叫過去,帶在身邊教導幾天,當著親近人的面,甚至說出這個孫子像他的話。
這是什么意思,還用說嗎
就是看好的意思,新帝唯一慶幸的是,五皇子還小,不足以威脅到他的地位。
但要是他有異動,對不起先大哥了,以太上皇的偏心,可能為了保義忠郡王,真的會換個皇帝。
在這種情況下,新帝越發對陳景軒的行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