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朝廷就商議出去西域的官員人選,各級官員從二品官到六品官都有,愿意去的直接官升兩級。
當然了,這里有一個前提,你最好懂當地語言,不然怎么教化當地百姓,怎么勸課農桑
而懂西域諸國語言的,大多出自理藩院,且年輕學子據多。
看到這么多人懂西域語言,兩位皇帝還奇怪呢,有些是江南人,有些是北方人,但都沒有邊關的,怎么會想到學這個
這就要說到理藩院尚書徐棟,他自小就是神通,學問相當好,一路解元狀元考上來的。
可在實務方面,實在沒什么建樹,家里有權有勢,也舍不得自家大才子荒廢了,于是想辦法調來了理藩院。
這地方只是偶爾接待外來使臣,平時清閑的很。
徐棟在里面沒什么事干,學霸思維和正常人也不一樣,既然沒事,那也不能閑著,于是翻閱里面的藏書。
理藩院里的藏書和資料,自然是與其他國家相關的,大多用的也是各國文字。
起先他是看不懂的,但這難不倒他,學霸學東西很快的,不過幾年,就已經熟練掌握了十九國語言,凡是大楚能接觸到的外國文字,他都學會了。
自己懂還不夠,要求屬下也學,能學幾門學幾門,他甚至還每月出題考,看大家學到什么程度了。
就這樣,原本閑的蛋疼的理藩院,竟然成了整個朝廷最上進的部門,學的最差的,也熟練掌握了兩門外語。
兩位帝王得知后,也差點驚呆,竟然還有如此愛學習之人。
他們頓時覺得整個理藩院都順眼了,這次選人,一半出自這里,沒辦法,誰讓人家掌握了語言這項大殺器呢。
沒錯,徐棟就是蘇葉的人。
兩人相識于揚州書院,當時徐棟前來游學,輕輕松松擊敗了學院所有學子,自傲不已。
蘇葉私下找到他,用學識狠狠碾壓,擊碎了他的自得。
之后兩人就成了朋友,雖然此后沒再見面,可徐棟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她在背后推動。
雖然現在他還不完全算她的人,但等蘇葉真正登上那個位置,這就是可用且好用的人手。
在此之前,蘇葉已經通過他向理藩院里的人施加影響了,另外派去西域主持大局的二品,也是她施了手段推上去的。
如此一來,即便西域明面上不是她的,也會按照她的規劃走。
但明面上,卻是戚十一獻給大楚的,也打消了兩位帝王的顧慮。
但關于節制戚十一這點,他們的想法仍然沒變,只是不再那么嚴格了。
糧商會的位置特殊,不能在有旨意的情況下,還偷偷賣糧,因而戚十一那邊想要糧,還得宋將軍出出力,去海外諸國購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