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琿當然一口答應,于是他在明,魏斌在暗,浩浩蕩蕩帶著兩萬人去接手興谷國主城。
這讓只有一萬人的建南國將軍不敢反悔,不然這前后夾擊,怎么都抵擋不住。
當然了,他也存了私心,想著朱提和大楚打起來,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
然崔琿提前派人和大楚將軍和談,表示你打下來的地盤就是你的,但這興谷國主城我們占了,絕不會讓。
雙方進行友好磋商,最終崔琿表示,愿意和大楚成友邦,永世交好,并獻上了一系列奇珍異寶。
大部分都是從興谷國庫中出的,剩下的是建南國庫來的。
大楚的西南將軍見此,表示要上奏朝廷,等到指示,不過在此期間,到真沒有打攻城戰。
趁此機會,崔琿在魏斌的指揮下,火速穩定了興谷城局面,至于那投誠的將軍,被安排去攻打越西了。
這次是從朱提境內往西,等翻過山脈,和另外一支建南軍合圍越西。
那支進攻越西的建南軍,打不進越西城,還逼得高家魏家趙家聯合對抗他,想回建南國又回不去,在寒冷的冬日,天天有士兵凍死,一時間士氣低迷,潰敗之勢盡顯。
聽說另外一支建南軍來幫他們了,大喜,打起精神來猛攻。
而這邊也是第一時間攻城,因為崔琿說了,如果幫他除了這三家叛徒,就封為第二將軍,權利只在他和魏斌之下。
建南將軍投降之后也忐忑呢,就怕摧毀卸磨殺驢,有了此話,當然拼盡全力立功。
在雙方的夾擊下,沒多久,越西城就堅持不住了。
三家的領頭人全部被殲,成了這些建南將軍的戰利品。
而另外一支建南軍,也在同胞的保舉下,一并入了崔琿帳下。
雖后來發生幾次叛亂,盡皆被鎮壓下去。
而現在,算是基本平定了整個南邵,剩下的最寧毫無疑問,是大楚的。
蘭云國那邊,魏斌給了他兩個選擇,現在投降,成為新南邵國的附屬國,或者他們直接攻進去,徹底統一南邵。
那邊沒多思考,很快接受了附屬國的提議,甚至還主動提出,可以讓南邵派駐軍前往勃固。
原因很簡單,這些年勃固時不時發生叛亂,更甚者有一支叛亂軍隱隱有王者氣象,目前已經擁有勃固三分之一地盤。
且他們已經好幾年不像蘭云國納貢了,蘭云國的士兵去征討了幾次,倒是贏多輸少,只是每次去都翻山越嶺的,實在麻煩。
此情況多了,朝中就有人找借口,說他們是仁義之邦,不該侵擾人家。
蘭云國主還是有點腦子的,他的仁義主要針對同胞。
而他認可的同胞,一是共同繼承漢文化的大楚,二是南邵其他人,同根同源。
至于勃固,則是徹徹底底的外人,所謂外族之人,其心必異。
他寧愿崔琿把勃固占了,也不想讓這里脫離出去。
對此,魏斌只有一句話,不要白不要,雖然目前難啃了點,但是不要緊,只要吞下了,早晚能消化的。
等到開春,新的南邵國建立起來,磨刀霍霍向勃固,擴張的腳步從不停歇。
而蘇葉早在第一戰結束后,就離開了朱提,先在南邵轉了一圈,確定計劃不會出大的問題,就順漓江南下,過西江,轉道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