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個龐大的碼頭,兩年前修建完成,之后凡是要出海,前往南海,都會從這里出發。
蘇葉沒打算去水師軍營,而是在這里聯系了一支商隊,購買一些貨物,打算以商人的方式,跟著下一次西洋。
春景和春來得知她的打算,特別想阻止,畢竟這年頭雖然造船業已經發展得不錯,海上風險依然大。
他們生怕蘇葉出去遇到危險,要知道海上不像陸地,輕功在海難面前,也捉襟見肘。
蘇葉知道他們的好意,但她有不得不出去的理由,這一趟考察,是必須的。
身為女子,蘇葉想登臨帝位,所要面對的,首先就是宗室的反對。
大楚雖然不讓宗室攬權,但因原本人數不多,待遇其實還可以,尊榮是盡有的。
而華夏傳承千年,對女子的打壓已經刻在了骨子里,即便她以強硬的姿態登臨帝位,那些大臣礙于她的權勢,不敢明面上做什么,可心里肯定想著徒家宗室。
而徒家人又怎么甘心被她一個女子摘了桃子,肯定小動作不斷。
蘇葉懶得應付他們,也不想和武則天一樣,為了坐穩皇位,屠盡李唐宗室。
她只是想賺錢罷了,商人嘛,喜歡共贏。
而她本質上,并不多愛權利,更喜歡放權,讓手底下的人去辦事,自己掌握大方向即可。
如此一來,容易讓徒家宗室有可乘之機,可為此像武皇那樣,權利一把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也累的慌。
有什么辦法,既能讓自己輕松掌權,又能防止他們搞事呢
無非就是把人遠遠打發了,現在交通信息不便,在實現科技大爆發前,大楚疆域遼闊未必是一件好事。
陸地上的地盤已經夠她折騰的了,剩下那些比較遠的島國,與其以后被西方人占有,最終成為進攻大楚的跳板,不如一開始就打上大楚的烙印
所謂藩屬國,最好王位同根同源,是大楚血脈,這樣即便以后蘇葉這一支弱了,被周邊國家攻占了,也都是大楚自己人,甚至都是徒家人。
最重要的是,當徒家宗室成為這里的統治者,毫無疑問,他們就必須接受華夏文化教育。
這么好的東西,傳承了幾千年,是時候共享給大家了。
蘇葉表示,她非常大方,絕不藏私
因此此行,她是去考察那些國家的,哪些必須掌握在大楚手里,比如關隘,像之前的東夷國,在航線的關鍵位置上,為了方便,不能交給別人。
再比如有特殊資源的海島或地區,現在送出去,以后需要想再拿回來就沒那么容易了。
雖然資料蘇葉都有,但也需要實地考察一番,小世界不同,出現偏差的可能性是有的。
而可分配出去的地方,土地面積大小,資源狀況,當地情況,也都得了解清楚,才好根據遠近親屬和立功狀況給宗室那些人分配。
等分配完了,也不是完全不管了,他們還必須按照本土狀況,每年給大楚上交賦稅的。
說是藩屬國,其實蘇葉是按照周朝的分封方式,給你一塊地盤,一些士兵,匠人,百姓,你去把地盤打下來,之后就是大楚屬國了,按時交賦稅即可。
當然這賦稅是按照土地大小,和土地上的實際情況上交的,每個地區當然不一樣。
具體數值,蘇葉只有親自走一遍,做到心里有數,才能在之后不被這些藩王和大臣聯合蒙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她得親自去看看這些地區的實際狀況,是必須派兵攻打,還是和平演變,亦或者想其他辦法。
像某個國家信奉教,你就必須把他們打服,然后把教廷滅了或者趕出去,權力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