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加入糧商會還有這好處,一下子就在本地乃至全國出名了。
這是許多商人夢寐以求的機會,也讓那些一直被甄士韜壓制的糧商們,頓時揚眉吐氣。
雖然賺的少了點,還時不時要參加這個捐款,那個慈善,總是被當羊薅羊毛,可拿到這牌匾,一切都值了。
甄士韜忙代替糧商會的商人們跪下謝恩,同時心里長舒一口氣,自己算是給糧商會上下有個交代了。
中上層管理,刪刪減減都入了商務部,剩下的也得到提撥,成為糧商會的管理層。
研究員們論功行賞基本都有個官身,哪怕是最低等的從九品,也算改變階級。
商人們獲得想要的名譽和地位,以及作為商人最重要的肯定。有了這份肯定,未來做生意都容易些,百姓和其他商人也更相信些。
如此,他這個管理者才算圓滿退場,感謝皇上,皇上可真大方。
他真情實意磕了三個響頭,然后道,“那兩百五十萬兩黃金都可投入到水利建設和農技站的建立中,綽綽有余”
“好,愛卿做得不錯,賞賜頂戴花翎,黃金百兩。敕封甄老夫人和甄夫人四品誥命,還望甄愛卿往后盡心竭力,不要辜負朕對你的期望。”
甄士韜感動的熱淚盈眶,虔誠的磕了三個響頭,娘啊,兒終于做到了,為您掙得誥命爹啊,我們一脈從此也是官身了,改換門庭,兒做到了
弄到這么多錢修水利,也算大功一件,眾臣不好說什么,只能羨慕的看著。
未免他們生出別的心思,對糧商會生出覬覦之心,即便沒想著做手腳,把親友安插進去搶功勞也是一樁麻煩事,蘇葉直接道,“糧商會以后的收益,都用來興修水利,多余則賑災,無論是洪災,旱災,還是蝗災,都設立專門的款項,平時不許動。另外除朝廷的太平倉以外,糧商會額外設立糧倉,里面的糧食歸帝王所有,可得給朕管好了。”
其實糧商會早在各地設立糧倉,糧食也一直是滿的。
之所以不交給朝廷,是怕那些朝廷官員貪污,等到需要的時候,一點糧食拿不出來。
還不如一開始就分開,需要用到的時候,當地官府拿不出來時,可以救急。
當然了,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就要對官員進行處理了。
糧商會糧食歸屬皇帝本人,相當于她一個人的庫存,官員動一個試試。
這就是皇帝的私庫,你還敢從皇帝私庫淘銀子,不要命了
這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百官再說不出反對的話,對于糧商會這樣的民間機構,心下不滿也不敢再說。
對此,蘇葉很滿意,不枉費她一層層繞圈子。
終于說回正題,戶部尚書江大人上前,直接道,“關中能遷去東北人口有定量,填不滿那廣大地區,何況還有新接收的南邵,南海諸島,勃固一半土地。都是地廣人稀,又物產豐饒,如果無人耕種,實在浪費資源。因此臣建議,開放恩科,多招收進士,選拔更多官員。免除人頭稅,鼓勵百姓多生。”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都思量開了。
江大人說得有道理嗎那自然是有的
地盤越來越大,可不就需要越來越多的官員去治理,也需要更多的百姓去填補。
不然地盤打下來都是無人區,能起什么作用,守邊還麻煩。
可不打怎么可能,皇帝可是提前給他們透露消息,那些地盤上存有的資源,都是大楚需要的,不拿到手豈非太虧了
所謂仁義之邦,是因為無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