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華夏是天朝上國,大部分好東西華夏都有,沒有的也可以讓別國進貢,因此大度一點,高高在上刷仁義的名聲沒問題。
可現在朝臣們獲知,那些土地下埋葬著許多珍貴資源,就連金礦都有,不去取就是傻子。
就是再迂腐的儒生,在家國利益面前,也該衡量衡量。
那些一心為了名聲好聽,為彰顯大義,不顧國家利益的,早就被剔除朝堂了。
因而目前朝堂雖有摩擦,可都是主戰派,至少是以大楚利益為先的官員。
所以開放讓百姓生孩子這一條,他們知道是對的,即便對于隨意取消祖宗規矩心下郁郁,也沒跳出來反對。
再有,戶部尚書還提到開恩科,選拔更多人才。
這是應該的,每位帝王上位,都有這么一遭。
想到這里,他們突然意識到,皇帝就是今年的狀元郎,從打馬游街到坐擁天下,不過半年時間,實在變幻無常。
想想皇帝,再想想家里的子侄,不由心生感慨,人比人氣死人。
相同的年紀,他們家的孩子尚且懵懂,大部分人連秀才都沒考中,這位已經大權在握,權傾天下。
想到這里,他們突然意識到,那個農技站,對自家孩子來說,或許是個機會
農技站的官位不高,又要在全國各地設立,需要的官員相當多,自家安插一兩個人進去,也不是問題吧
品級和小吏一樣,卻是官,管著農業相關,有機會一步步升上去,即便比不上科舉取中的官員,也比在家閑混著強吧
現年頭誰家里沒幾個需要安排的小輩,又不是各個子孫都出息,大多還是平庸之輩,靠著家族過日子,謀一份差事,也是一條出路。
如此想著,大部分人竟都思考農技站會怎么設立,又要怎么往里面安插人,對于戶部尚書的提議,沒發表任何意見
發表什么呵,打量他們都是瞎子聾子,不知道這就是皇帝,林如海和戶部尚書串通好的嗎
算了算了,取消人頭稅就取消吧,也算是于百姓有利。
這次取消因為沒把稅額攤派到土地上,是直接不征收了,因此當戶部都不反對的時候,其他官員自然也沒揪著不放。
下朝之后,戶部尚書沒有離開,而是期期艾艾跟著蘇葉去了議政殿,一臉我有事稟告,說什么都不離開的架勢。
蘇葉瞥他一眼,示意梁源把設立國企的策劃拿給他,“拿去內閣與諸位大人討論,拿出章程來,再找幾個負責人,去吧。”
那資料可是厚厚一沓,戶部尚書也不嫌重,兩眼冒光接過,一話不說,立刻退出去內閣了。
閣臣們見到他親自搬著一堆資料進來,立刻明白是要事,上前幫忙,湊到一起看。
看的過程,表情那叫一個精彩紛呈,時而皺眉,時而不悅,時而高興,時而疑惑,到最后長舒一口氣,怔怔坐在那里,腦子里宛若萬馬奔騰,轉的飛快。
場內一時沉默,半響才有人出聲,“那鋼鐵真那么好”
“我去看過京郊的水泥鋼筋建筑,確實很好,”戶部尚書道,那樣規整亮堂的建筑,還能登高,連他都羨慕了。
“那些農機大部分用的是鋼鐵制造的”其中一位閣臣道。
“還有橋梁,船舶,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