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楚立國,彥王也在川地登基,可只有短短一十年,就被太宗皇帝滅了。
彥王一系子孫盡皆被誅,有沒有漏網之魚,誰也不知道。
或許那漢女不是彥王后代,而是另外三位王爺的也不一定。
這百年間,大楚蒸蒸日上,雖偶有波折,總體是平穩的。
想要靠著所謂前朝皇室血脈,又是個女子復國,幾乎不可能,除非蘇葉穿成她。
或許他們清楚自己做不到,于是想去西域小國稱王稱霸
蘇葉突然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你說,他們竟然能想到把女人安插進龜茲國王身邊,那大楚后宮呢,不可能沒有吧”
其實方法也簡單,只要弄一個清白身份,等到宮里遴選宮女時介入,然后想方設法勾引皇帝皇子,留下帶有前朝王室血脈的子嗣很容易。
戚若點頭,表示可能性很大。
蘇葉在腦海里翻了翻大楚歷任皇帝后宮女子記載,以及他們所生子女,還真找到幾個可疑目標。
尤其是前五十年,那會兒宮城中的太監宮女,還是前朝留下來的,打下京城后,并沒有對他們做什么,依舊讓在宮里侍候著。
這些人中,有多少忠于前朝真不好說,在他們的幫助下,前朝遺孤順利攀上皇帝,生下帶有前朝皇室血脈的孩子,是比較容易的。
哦,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你滅了我的國,我就要嫁給你,把我的血脈變成你的血脈
“要查嗎”戚家與前朝有關系,興許有相應的資料。
“不必了,”蘇葉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是就是唄,無所謂。
華夏傳承靠的不完全是血脈,還有姓氏,認同感和傳承。
一個家族,姓氏相同,即便不是親生的,也能被認作親父子,比如過繼。
過繼來的就是親的,這是認同感。
至于傳承,許多家族技藝只會傳給兒子,因為女兒是要嫁出去的,不是自家人。
前朝皇室即便把血脈混入徒家血脈中又能如何呢,姓氏沒了,認同感也消失了,更沒有需要傳承的東西。
說到底,前朝已經滅亡了
之所以查漢女,是為了方便控制那位小王子。
調查陳年往事需要時間,加上西域遙遠,沒有幾個月消息傳不回來,她沒把精力浪費在這里。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到了戚若出征的日子。
因為不用從京城調兵,軍隊是大漠鐵騎,以及南邵魏將軍人馬,戚若在一個清晨悄悄走了,當時蘇葉還在上早朝。
戚若離開后不久,陳銘也離開了。
他和路婉靈舉行完婚禮,在京城僅僅待了半月,就離開去了南海。
和他們同行的還有晨陽公主,高婉瑜作為高家受寵的女兒,對于她去彭亭的事,高家是相當舍不得。
但也知道蘇葉不會容忍宗室多在京城逗留,因此火速準備物資,選好陪著她去彭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