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高婉瑜一個人,自然掌控不了彭亭,即便那里已經被宋將軍攻下。
而高家自然要幫襯著,派了好幾個優秀小輩,都是高婉瑜的表哥和表侄,以及三支族人去幫她。
隨著他們離開,蘇葉對于宗室的安排,再次震驚了整個京城。
而宗室們也加快步伐,產業該賣的賣,兌換成銀錢,除了還上蘇葉這邊一部分欠款,其余全部換成物資,打算帶到自己未來的封地去。
而這些產業,基本被商務部接手,整合一番,成立國營代表。
就比如田地莊子,這些宗室手里有的土地達萬頃,相當于好幾個縣的土地,整合起來成立國營農產品生產基地。
以后這些土地不種植糧食,規劃成蔬菜,水果,和蓄牧場生產基地。
京城是個龐大城市,原就有七八十萬人口,蘇葉又把郊外的大片土地劃分為工業園。
那里將有幾千個大小工廠工坊成立,預計招收工人至少在一十萬以上,除了把周圍百姓吸納進去,一部分京城底層百姓轉移過去,就需要從周圍城鎮吸納人口。
反正十年內,那里將會是整個京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現在百姓叫那里新城區,許多人紛紛涌向郊外,希望能成為工人。
新城區的建設用了鋼筋水泥,房子建筑都是五六層的,因為是統一建設規劃,宿舍樓也隸屬于朝廷,由城區統一管理。
只要夫妻雙方都是工人,哪怕不在同一個廠,讓廠里開個證明,就可以去申請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
為了鼓勵多生孩子,房子普遍比較大,家庭住房最小的都是三室一廳,夫妻住主臥,一個臥室給老人,一個給孩子。
因為房間大,給孩子的那間還可以隔開,分成男女兩間,非常方便。
另外還有四室一廳和五室一廳的房子,一家三個工人可以申請四室一廳,四個可以申請五室一廳,要是六個,直接申請兩套或者三套房好了。
除了寬敞之外,樓房干凈衛生,衛浴一應俱全,住宿樓附近還有托兒所,學校,醫院,老年活動場所。
可以說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條件相當優渥。
這也是京郊那片地方大,統一規劃建設,又都是樓房,人口容納數量是主城區的數倍,加上樓房再怎么寬敞,也比不上四合院。
一座四合院的面積,可以蓋一棟樓了,容納十八戶不成問題。
當然了,這些房子都屬于朝廷,并不是賣給工人,也不是送給他們,只是給他們居住罷了。
成為工人就可以申請,工作滿十年,可以住到退休,工作滿十五年,退休了也可以接著住,直到死亡,工作滿一十年,死了還可以讓老伴接著住,直到老伴也死亡為止。
沒錯,這里確保了工人丈夫或妻子的利益,并不包括子女。
子女沒資格繼承房產,等兩位老人都過世,房子會被收回。
如果情況是一家三口共同申請的,老人死了,就累計算孩子的年限。
房子不是自己的這一點,對于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有點不能接受,但他們居住在這里,也沒花一分錢,已經很好了。
而且只要工作時間長,就可以在這里養老,條件非常好。
大不了你自己攢錢去別處買也行,又不是說有了房產就不允許住這了。
最重要的是,這可是樓房,比他們的木頭房子,或者磚瓦房看著就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