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場能做到這些的,就只有喬治大公。
另外,據可靠消息,弗朗茨大公日前因身體不適在列支敦士登城堡內休養,具體情況不得而知,但已經好幾天沒有露面,可能病重。
公務基本交由議會抉擇,首相處理。
喬治大公作為王位繼承人,拜訪首相情有可原。
但有件事值得注意,首相是極端的民族保守黨,深深熱愛我們的國家,對于一切侵略者深惡痛絕,偏偏喬治大公雖然是曾經伊麗莎白公主的孩子,卻也是俄國大公。
因此首相并不愿支持他上位,也可以理解,或許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不滿,進而惹來殺身之禍
這讓我們不禁想起過往的慘痛教訓,難道戰爭要再次開啟
一國首相被殺,絕不僅僅是私人恩怨,何況兇手身份如此特殊,讓人不禁深思,未來列支敦士登的路將如何走而政府會對此做出什么樣兒的回應
是包庇罪犯,讓殺人犯因貴族身份繼續逍遙法外,還是秉公處理,還我們尊敬的首相一個正義
另外還有一件值得深思的事,喬治大公是弗朗茨大公的繼承人,我們真的能接受這樣一位未來國王嗎
一個來自野蠻強權,曾為我國民眾帶來戰爭和災難的俄國大公,等他繼位,列支敦士登還能保持現有的獨立地位,亦或者成為俄國的附屬
這篇文章對首相死亡的前因后果沒怎么報道,通篇都在煽動民眾情緒,言之鑿鑿稱喬治大公謀殺首相是為了繼承王位。
并把這件事和之前俄國侵略聯系到一起,營造出一種如果喬治成為列支敦士登的親王,他們就要淪為俄國奴隸的錯覺。
可以說用心險惡
要是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即便之后喬治大公的清白被證實,民眾也會陰謀論,認為是政府不敢得罪俄國而委曲求全,或者弗朗茨大公舍不得外甥進而包庇。
那不管他們拿出多少證據,都不會有人相信喬治大公的清白。
而和他名譽一起掃地的,還有俄國侵略的野心被進一步擴大宣傳。
屆時即便俄國沒有這想法,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也會率先行動起來,以此為借口,要么逼俄國開戰,要么讓出一部分利益。
所以這不僅僅是喬治大公個人榮辱和生死攸關,還關系到俄國對外國際關系。
俄國從古至今在歐洲都是特殊的存在,他不僅是一個歐洲國家,更是橫跨歐亞大陸,擁有廣袤的土地,對于分裂成諸多小國的歐洲來說,是極具威脅的龐然大物。
不要說歐洲本土國家一直宣傳俄國威脅論,就連隔海相望的英倫三島,也把俄國當成重點防范對象。
當然,防備是相互的,俄國也一直蠢蠢欲動吞并其他國家,好戰民族絕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幾百年戰斗打出來的名聲。
現在不要說其他國家,就連俄國自己人也不覺得他們是沒野心的。
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全歐洲的關注。
喬治大公這件事說大不大,簡單說就是倒霉遇上謀殺案,可因為雙方身份特殊原因,導致無法與政治因素剝離,進而可能成為戰爭的導火索。
而這篇報道,就是盡可能的發表俄國威脅論,煽動民眾仇俄的情緒。
這絕不是一家中立的報紙,蘇葉看了眼報紙的名稱列支敦士登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