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徐增壽,頗為有興趣。
“柳淳,你說海外藩國都那么貧瘠,他們真的有錢買大明的貨物?尤其是那個,那個瓷瓶裝的茶葉?”
徐增壽表示強烈懷疑。
柳淳笑道:“他們貧瘠不假,但那是物產匱乏,物產不足,卻不代表貨幣也不足……就拿倭國來說,他們的金銀儲量,比整個中原還要多很多!”
“啊!會有那么富?我怎么不相信?”
柳淳聳了聳肩,“我也不信,但我的師門前輩就是這么說的,他們還講了,元世祖忽必烈兩次征討倭國,就是垂涎倭國的財富。”
“哦!原來如此。”徐增壽也不太清楚這些事情,只能任由柳淳胡言亂語,“那我聽說兩次遠征,都失敗了,可見倭國并不好對付!”
柳淳搖頭,“事實上不是這么回事……我們的造船技術很成熟,在唐代的時候,就足以航行到倭國,宋代之后,就更加輕松了。問題出在忽必烈的腦子壞掉了!”
“何以見得?”
“他不相信漢人,寧可在高麗設立征東行省,用高麗的工匠打造船隊……結果船只出海,就被風浪摧毀了。”
某宇宙大國,是有粗制濫造的傳統的,某星爆炸燃燒,一點不用意外……
柳淳笑呵呵道:“這次倭國是重點的重點……茹太素老大人親自挑選了太學生許觀擔任使者,前往倭國出使。”
“許觀?沒聽說過。”徐增壽搖頭道:“既然倭國這么重要,為何只派一個太學生過去啊?”
柳淳笑道:“這位太學生可不簡單,人家是小三元……而且長得好看,才學驚人,充當門面,最好不過了!我跟他談過了,讓他立了軍令狀,至少要讓倭國拿出三百萬兩,來采購大明的貨物!”
“多少?”
徐增壽嚇得站起來,三百萬兩,一次采購?
你開什么玩笑!
貌似老朱給皇家銀行的儲備金,全部加起來,包括金子和白銀,也就三四百萬兩而已……一個小小的倭國,一次貿易,就能榨出這么多油水?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唄!
柳淳沒有說,那個許觀可太不一般了!
最初談話的時候,柳淳還沒怎么在意,直到最后,他問許觀有什么條件。許觀猶豫再三,跟柳淳說,如果他能順利完成任務,希望能奏請陛下,準許他改回原來的姓氏。
他本姓黃!
許觀原是黃觀!
黃觀!
柳淳差點驚呼出來……又是小三元,又是太學生……
知道了,終于知道他是誰了!
整個大明朝,只有兩位三元及第,其中一位是憲宗年間的首輔商輅,而另一位就是黃觀!黃觀更厲害的是他不光三元及第,還拿到了小三元,那就是真正傳說中的“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