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不行了,朱標死了不說,老朱還拿重臣的標準要求他,有很多話,就只能埋在肚子里了。
真是麻煩啊!
柳淳滿心糾結,但又不能不答應。
朱元璋終于又把朱允炆叫了過來。
朱允炆十分客氣,主動給柳淳問好,“皇祖父,孫兒曾經跟梁國公學武,梁國公請柳先生過去,給皇孫們講一些算學,孫兒慚愧,竟然不如高熾弟弟學得好。”
老朱輕笑:“沒關系的,從今往后,柳淳就是你的師父,有什么你就向他請教,他不會藏著的。”
朱允炆大喜,“柳先生,弟子見過先生!”
柳淳慌忙搶先還禮,怎么說呢,朱允炆的禮節很到位,可柳淳就是親近不起來,一如之前的幾次上課一樣。
但柳淳還是努力拉近兩個人的關系。
“殿下,算學一道,是所有學問的根基,老百姓常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管好一個家,就是要知道有多少人,有多少糧,有多少錢,然后進行合理的調配。國就是許多家庭的總和。要算好國家這筆大賬,比起算好家庭的小賬難得多。殿下天資聰穎,一定能學好的。”
朱允炆努力點頭,“請先生放心,弟子雖然愚鈍,但弟子相信,勤能補拙,一定能學好的!”
朱允炆說這話的時候,眼角余光,似有若無,瞟向老朱的方向。
朱元璋聽著孫兒的話,非常受用,頻頻點頭。
“好孩子,真有乃父之風,好!朕無憂矣!”
柳淳沒什么好說的了,只能開始教書匠的生活,為了不讓朱允炆太過寂寞,還像當初學武一般,在京的皇孫集結在一起,包括小胖墩朱高熾,還有朱高煦和朱高燧。
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孩子,柳淳成了孩子頭。
每天除了講課,柳淳還會拿一些邸報,撿重要的拿出來,先是讓皇孫們朗讀,接著分析情況,給出解決的方案。
柳淳是毫無保留地教導,朱允炆學習也算認真,大約一個月后,朱允炆正式被冊封為皇太孫。
而就在這一日,一個很重要的消息傳來,鎮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病故。其實他已經死了兩個多月。
原來朱標的死訊傳到云南,沐英悲痛過度,夜里吐血數升,一天之后,就病故在府中。
由于路途遙遠,加上西南多雨,山洪暴發,河水暴漲,他的死訊傳到京城,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
可即便如此,沐英之死,也讓朝野為之震動!
作為朱元璋最喜愛的義子,沐英是堅定地太子一派,他視馬皇后為母,是朱標為兄,馬皇后死的時候,他就痛哭流涕,幾次吐血,留下了病根。
驟然聽聞朱標死去,沐英舊病復發,吐血而死。
世人無不為西平侯的忠義,感動不已。
可隨著沐英的去世,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出現了,云南該如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