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獲得的支持越來越明顯,至于郁新,雖然還不愿意低頭,但是他也清楚,由地方上統一征收,統一輸送,好處極大。
但最大的問題不在于此,而是卡在了朱元璋那里。
老朱對百官有著根深蒂固的猜忌懷疑,讓官吏去征糧,會不會有中飽私囊的問題……童年的遭遇太不幸了,在老朱的印象里,官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而且有句話叫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地方上的小吏,就是一個個吃人肉的惡鬼,最是可惡了。
破天荒,朝會下來,竟然沒有議論出結果。
等散朝之后,朱元璋把柳淳留了下來。
君臣兩個又到了那一片茶葉地,不用說了,雜草都挺高了,柳淳主動拿起鋤頭,趕快干活吧!
看著柳淳忙活兒,額頭都冒汗了,老朱心情好了起來。
“你小子給朕說實話,朕是不是錯了?”
“嗯!陛下的確錯了!”
老朱哼了一聲,“你倒是坦白!趕快給朕干活!要是有一根雜草,朕回頭治你欺君之罪!”
柳淳啥都不想說了,攤上這個難伺候的老板,他也是倒霉!
足足忙活了一個時辰,柳淳把三壟茶樹弄好了。
而老朱呢,則是坐在一旁,瞧著他干活,心里頭思前想后。
“柳淳,你說吧,朕錯在哪里?”
“陛下,您出于愛民之心,定下了糧長之制。可您老忽略了,長途販運的風險和消耗,南直隸一個鄉或許就是一個糧區,糧長需要帶領役夫,像是螞蟻似的,把一萬石糧食,送到京城。在路上,要損耗多少?是讓糧長填補虧空,還是讓他們提前多征糧食?如果出了人命,該怎么來算?有沒有賠償?”
“那交給地方衙門,就不一樣了嗎?”
“地方衙門可以組織船隊,可以動用大批的牲畜,甚至可以借用衛所的兵馬……如果出了事情,衙門也可以補償百姓。當然,地方衙門也會貪贓枉法,陛下只管處置就是了。”
老朱重重吸口氣,“嗯,朕的確是錯了!柳淳!”
老朱突然氣急敗壞,指著不遠處的一片菜田,“那里也歸你了,日落之前,給朕鋤干凈了!不然,你就永遠留在宮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