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沒有到高呼“天下豈有二十年的太子乎”的地步,但是這么長時間的備胎,也著實夠折磨的。
朱高熾覺得身體中有一股原力在覺醒,他要有一番做為。
讓世人知道,他不是一個廢物。
可是真正開始監國,朱高熾就遇到了一大堆的麻煩,而且是超級頭痛的那種。
首先就是一條,這個大典該怎么辦?
大學士楊士奇,大學士胡廣,尚書解縉……三人聯袂而來。
“殿下,這事情著實不好辦啊!”
胡廣先開口了……朱棣要把皇位讓給朱高熾,可歷來是父死子繼,老爹沒死,兒子如何登基稱帝?
當然了,也有特殊情況,比如發動莫武門之變的那位,靠著軍力,直接逼父皇退位……還有曹丕司馬炎那種,逼著皇帝讓位……很顯然,這兩種方式都不適合眼下的情況。
朱棣依舊大權在握,哪怕朱高熾登基,依舊要尊著父皇。
這就出現一個問題,那顆象征著天子權柄的玉璽怎么辦?
是交給朱高熾,還是留在朱棣手里?
沒有玉璽,朱高熾就是個擺設,可是逼著父皇交出玉璽,那又太不孝順了……“殿下,本來這些事情應該請太師主持,讓他裁決,然后再跟陛下陳奏,只不過太師也辭相了,這就不好辦了……”楊士奇為難道。
朱高熾緊皺著眉頭,他很不高興,畢竟他都甩開膀子,想要大干一場了。結果卻被一群人指指點點,說你的發型不對,衣服不好看,總而言之,都是一些瑣碎的事情……無聊不?
不就是個舊皇帝讓位,新君登基嗎,有什么麻煩的?
朱高熾很想跟幾位大學士吵,但是轉念一想,他也知道了這幾個人的為難。畢竟這種事情做不好,就會顯得輕慢朱棣,也會讓朱高熾留下不孝之名,的確不好辦。
正在這時候一份來自呂宋的手諭,給大家伙解圍了。
這是柳淳寫給朱大胖的。
“師父和父皇商量過了,這一次大典放在呂宋辦,要當著所有外藩蠻夷的面,將天子玉璽鄭重交給我。”
朱高熾笑嘻嘻道:“師父說了,父皇還打算在呂宋港外,舉行盛大的檢閱儀式,校閱大明海軍,展示軍事力量。”
“等這些做完之后,父皇就要巡視外藩,宣揚大明天威。要我們所有人,務必同心同德,好好治理天下。”
……
當聽完這份手諭,楊士奇幾個互相看了看,終于確定了一點,那就是朱棣真的要退位了。
這位永樂天子可不是開玩笑的。
如果繼續留在大明,哪怕朱棣交權了,他也是至高無上的九五至尊,說一不二的那種。只有離開大明,才有新君施展的空間。
換句話說,朱棣走了,不光是朱棣,就連太師柳淳都要走了……一句話,永樂時代結束了!
楊士奇的心砰砰亂跳,胡廣的老臉變成了紅色,最激動的要數解縉,他的手指都哆嗦了。
圣天子在朝,柳太師輔政……這兩人把滿朝文武吃得死死的,連一點施展空間都沒有。
別管多大的人物,多老的資歷,說拿下就拿下,絕對沒有遲疑,他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祖宗法度改了個亂七八糟,大家伙也只能拍手叫好,敢反對的人,全都去種甘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