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頭任勞任怨開始讀信。
“爹娘拜上。女兒已順利來到府城,如今一切安好望爹娘在家兀自珍重,小石頭還小,不要太多苛責,女兒接下來每半個月會寄一封信到安平鎮的陳氏香料鋪,爹娘可自行前往取信。若家中有事,可寄信到青州府鳳凰大街的春林香齋。”
小石頭一口氣讀完,正歇了口氣,卻見親娘捏著帕子擦拭眼角,竟然哭了起來。
他一急,“娘,你別哭呀,姐姐在府城好好的。”
“你小子懂得什么,她一個姑娘家,在府城無依無靠的,被人欺負了都沒人撐腰。”
“不是還有他們東家嘛。”
小石頭的嘟嘟囔囔以為沒人能聽見,不料被人揪住了耳朵,趕忙呼救,“娘,疼疼疼。”
“知道疼就好,你姐對你那么好,你個小沒良心的。”
小石頭哪能認下這個罪名,連喊冤枉,“我哪有,我還想著有錢了帶爹娘你們一起去府城呢。”、
“靠你,不知得猴年馬月了。”阮父在杏花村待了一輩子,也沒攢夠去府城落地的銀子,瞧著小兒子放大話就忍不住打擊一下。
“哼,別瞧不起人,早晚有一天。”小石頭表示夢想還是要有的。
“行了,別皮了。”阮母發話,“趕緊給你姐回一封信,明天去鎮上請人送去。”
小石頭遂乖順下來,按照阮父阮母所言,書寫回信。
“慧娘,家里一切都好,你在府城也要好好的,不用顧念家里,在外面該吃吃該喝喝,不要舍不得花錢”
全程,阮母說什么他寫什么,毫無文筆可言。
阮母想了想,又讓加了句,“以后有空,我和你爹會去府城看你的。”
“真的嗎”小石頭興奮道,“那怎么不帶我。”
阮母無言,“不耐煩道“帶、帶你,行了吧。”
于是他修修改改,又加了自己,“以后有空,爹娘和我會去府城看你的。”方才滿意收筆。
這是他第一支毛筆,筆尖已經有些禿了,可他依舊舍不得換,主要是費錢,反正他除了練字,真正用到的時候也不多。
翌日,阮母來到鎮上托了鏢局送信,除去信外,還帶了一壇子自己在家腌制的咸菜,慧娘最喜歡她腌的味道,又特意去陳氏香料鋪給人道謝,送了鎮上時興的糕點,可沒少花費。
翌日,春林香齋開張第二天。
昨天店鋪開張嶄露頭角,吸引了不少客人,故而今日一大早,幾人來到店鋪,店門剛打開,就有隔壁幾家香鋪的人過來打聽消息。
這條街名為朱雀大街,足有幾百米長,兩側都是各色店鋪,加上他們,光是香鋪就有四家。
另三家從左往右,依次是陳家、田家和一家寄賣商鋪。
與其他兩家歸屬于各大世家的店鋪不同,寄賣店鋪雖然只寄售香料,可來源不一,很多以制香為生的師傅,不愿意供職于世家的,就會將香料送到寄賣鋪子里。
兩者各有優劣,世家店鋪香的品類并不那么多,可品質有保證,但價格也高,而寄賣商鋪就不一樣,因著來源廣泛,香的品質上、中、下三等都有,可滿足各類人群。最為神奇的是,每隔幾年,寄賣商鋪總會出一兩款格外受人歡迎的香,這也讓不少大戶人家的少爺小姐如同淘寶一般,時不時上門指望淘弄些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