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冷凝視最后的日期“兒子的生日是8月11日,客廳里掛鐘的日期顯示的是8月2日。”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時間點來算,昨天他們進入規則之境的時間,距離“兒子”寫下最后一篇日記只過了一天。
楊歌則在因為日記里不斷出現的馬賽克而毛骨悚然。
馬賽克出現的方式很靈活,有些遮蓋了人,有些遮蓋了特定的事情,但結合日記內容不難看出,大部分都是針對人的,而且是同一個人。
同時,兒子的規則里也提到“你想██了,██應該也很想你。生日當天,記得把日記本送給██作為生日禮物哦”,媽媽的規則里說“█████是很重要的東西,保護好█████”。
不出意外的話,前者也是人,而后者是物品。
前者對應的應該就是兒子日記里不斷提到的那個人,可后者又在說什么東西呢
張昭后背也有點發涼“從日記里的描述看,打碼的部分不像妖魔鬼怪倒像個人啊像個家庭成員”
“對”楊歌點頭表示認同,可是一旦深想就更瘆得慌了。
吵架、離家出走、一起去游樂園、疊千紙鶴,這些屬性都透露著屬于“人”的煙火氣,可是這個人的一切存在都被遮蓋。
這個“人”是未知的,除了這個人,目前他們接觸到的另一個未知是在使用那兩個小碗的生物、還有夜里嚇到他們的東西。
它們是同一個“人”,還是各不相同手頭的線索不足以讓他們得出結論。
但如果各不相同,就意味著他們還有很多謎團沒有解開。而如果這一切都來源于那個被抹去的“人”則意味著,這里發生過一些令人發指的事情。
比如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要每天吃剩飯
比如,兩個小碗為什么要放在廚房的地上
這種出現方式就像在投喂寵物。由于家里沒有寵物,他們才會覺得這是在供奉一些看不見的神鬼,唯獨沒有往人身上想。
這個“人”活著的時候,也是這樣生活的嗎
肖冷沉息,將日記本闔上,遞還給曹怡,接著轉過身“陽臺也檢查一下。”
“陽臺”楊歌跟著他出門,但有點懵。
肖冷簡短道“這個人是被強行抹去的,不僅日記里的相關文字都被去除,家里也找不到一丁點他的痕跡。但陽臺上都是雜物,看起來很久沒有動過,或許反倒有線索殘留。”
大家于是一窩蜂地涌向陽臺,離陽臺還有一步遠時,肖冷剎住腳,轉身看了眼其他人“你們都在陽臺外等著討論問題就好。”
張昭稍微一愣,很快理解了肖冷的意思。
規則里說“爸爸不做家務”。雖然他們來陽臺的本質是尋找線索,但要通過翻雜物來實現,萬一這個行為被“祂”認為是整理雜物,或許就會對爸爸造成危險。
至于曹怡和崔哲,是因為“兒子”的規則里有提到“任何時候都不要去陽臺”。
被困在陽臺上的葉汐吃完飯正在糾結要不要打開折疊床再補個覺,嘈雜聲突然又響起來。
有混亂的腳步,還翻東西的聲音。
與之相對的是面前的一片平靜,葉汐眼前只有那些沉默堆放在那里的雜物,頭頂上也只有那身她夜里洗干凈晾上去的運動服。
一種難以言述的恐懼倏然將她包裹,她以最快的速度躲進角落,緊緊抱住身體,將自己縮成一個小團,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存在感。
這一切舉動,仿佛一種肌肉記憶。
葉汐將頭埋在膝間,喘了半天粗氣,這種恐懼才漸漸消散,她茫然地抬頭環顧四周,不知自己在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