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原本食性很雜,在自然條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質為主,嗜食動物尸體,也喜食螺、蚌、蠕蟲和昆蟲等,偶爾也捕食小魚、蝦。當食物匱乏時,河蟹也會同類相殘,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
但在這個世界,缺少大型動物,比如哺乳動物、爬行動物或兩棲動物,螃蟹的體型已經是目前主角所知最大的生物。這些螃蟹也的確爬上了食物鏈頂端,很少有別的生物能對它們造成威脅。
主角雖然不知道水里的情況,但是他在大河邊生活了也不短時間,從沒有看到過魚類。
螃蟹一方面失去了動物尸體和小魚等食物,一方面又沒了天敵,因此,其逐漸演化為了兇猛的掠食者。除了依舊會吃一些素食外,這些螃蟹大多數以捕獵為主要食物來源,食物中包括各種水生動物,而對于水里或地面上隨處可見的遠小于自己的各種昆蟲,它們也毫不留情。
不幸的是,鹽沼附近的昆蟲不多,而密集的螞蟻就正好淪為了獵物。
不過主角倒無所謂這些螃蟹有多么強大,他并沒有打算去鹽沼與這些螃蟹硬碰硬。他是知道這些螃蟹的甲殼是何等堅固的,人類把河蟹蒸熟以后,還得用牙齒和工具才能撬開甲殼,才能吃到里面的蟹肉、蟹黃和蟹膏,還常有人被甲殼上的尖刺劃傷。
螞蟻們想要對付這些全副武裝的螃蟹,主角實在想不到什么好的法子,實在是很難辦到。
于是,主角告誡瘤子,讓他約束手下,盡量遠離鹽沼,努力保存有生力量,哪怕不去采集食鹽。同時,主角也讓他告誡鹽城的王,盡量避免招惹這些螃蟹。
至于那位王聽不聽,就只有天知道了。主角當初雖然獲得了授權,卻沒有干涉鹽城的統治,現在當家的仍然是鹽城原本的王,他有著很大的自主權。
至于這種閉門不出的做法,可能會造成食鹽減產,主角倒是不怕。
東楊城和其它神使王領地內,在之前搶運食鹽的行動中,已經存儲了足夠用到明年開春的鹽,短期內沒有缺鹽之虞。
至于大頭蟻王國其他領地缺鹽,主角也可以從庫存中勻出一點接濟他們。等到螃蟹繁殖季節一過,這些螃蟹就會紛紛死去,到時候鹽城就能恢復生產了。
現在這種采集食鹽結晶的生產方式是十足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要多多投入螞蟻數量,可以很顯著的提高產量,完全可以趕在冬天之前生產出足夠的食鹽。
我是分割線
在打發走信使之后,主角一方面繼續他的悠閑生活,一方面通過每天往來于東楊城和大河北岸的飛騎士,了解大頭蟻王國北征軍的戰事動態。
在主角引來三個黑頭酸臭蟻部落偷襲了鋪道蟻蠻族軍后,鋪道蟻蠻族軍因為慘重的人員和物資損失,只能暫緩了對目標丁的攻勢。
但在停戰的這幾天,雙方也都沒有閑著。
鋪道蟻蠻族軍在加緊從大河沿岸的領地內調集物資和援兵。鋪道蟻蠻國的確地大物博,他們甚至無需動員領土腹地和北方的副巢,就有把握能夠在冬天之前收復失土。
而到了冬天,這支軍隊照例還是要渡過冰封的大河,發起南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