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榕的背叛在某種意義上讓主角有些被動。
原先,主角的計劃是利用自己控制的繩橋,以兩岸的臨水城和橋頭堡為基地,隔絕大河兩岸的通信,拖住大河北岸的遠征軍主力。
這個計劃有很強的可行性,臨水城雖然孤懸在南岸,但是地形易守難攻,只要放棄木橋以南的土地,以神使王軍團退役兵蟻為主的守備軍團,守住狹窄的橋梁應該不成問題。
而橋頭堡就可以作為安全的后方,為失去獵場與田地等食物來源的臨水城后勤支持。被蒙在鼓里的北征軍將作為外圍守備力量鞏衛橋頭堡,避免這里遭到鋪道蟻蠻族軍的攻擊。
繩橋是兩岸溝通消息的重要渠道,大頭蟻王國北征軍在沒有飛騎士的情況下,只能通過繩橋來溝通消息。只要主角能夠扼守住繩橋,就能掐斷青丘城與北征軍的聯系,甚至可以假傳圣旨。
不過這個計劃一開始就出現了岔子,繩橋在開春就斷裂了,主角原先想要修復這座繩橋,東楊城里甚至已經制作完成了新的替代的繩索。
但在得知大榕叛變后,主角就只能暫緩修復繩橋。
一方面大榕之前已經從飛騎士那里得知了主角與主巢的決裂,他選擇了倒向主巢。
橋頭堡本身并沒有太多精銳軍隊,守備軍團實力也偏弱,軍團中還有不少一直跟隨大榕從臨水城轉移而來的舊部。
其他臨水城內忠于主角的螞蟻,數量既少,又沒有雄蟻的指揮,即便能夠聯系上這些部署,主角也不認為她們能起到多少作用。
在預計大榕很快就能徹底控制橋頭堡,并且與北征軍取得聯系的情況下,主角沒把握利用少量能夠抵達橋頭堡的飛騎士就重奪此地。
在失去了橋梁一側的控制權以后,主角自然也就沒辦法完成橋梁的修復。
而且這時候即便修復橋梁,也只能讓臨水城腹背受敵,反而不如就讓繩橋斷裂,那么北征軍和大榕部即便有心支援主巢青丘城,也只能望河興嘆他們沒有渡河的能力。
主角權衡一番之后,覺得大河北岸的領地暫時可以拋棄,于是他迅速把大榕背叛一事帶來的陰影拋諸腦后,開始計劃下一步的行動。
現在的局勢對主角而言非常有利大王會議控制的最精銳的部隊北征軍被困在大河對岸,對神使王軍團并不構成威脅;主巢青丘城雖然是敵對勢力的大本營,但是兵力空虛,剛剛又有一支拼湊出來的軍團在四通城外被消滅,剩下的部隊數量既少,又缺乏實戰,戰斗力堪憂。
主角相信自己有實力在短時間內直搗黃龍,攻陷青丘城。
但最麻煩的反而是之后的事情。
即便主巢青丘城被控制在自己手中,但各地的副巢還有雄蟻控制,這些雄蟻顯然從觀念到傳統上都很難接受主角的領導。在這點上,神使王的號召力也許還不如古老的蟻后傳承派系,他們已經證明了自己能夠爭奪到很多雄蟻的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