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防護網阻擋了體型巨大的大毀滅者直接攻擊守軍,讓守軍擁有了不小的優勢。但防護網的孔洞是針對大毀滅者得體型設計的,大頭蟻等螞蟻是能夠自由進出網洞的。
而小毀滅者體型和大頭蟻兵蟻相當,防護網對他們而言就形同虛設。
既然無法倚仗防護網,那就只能靠守軍自身了。橋頭堡高大的城墻就將是堅守防線的重中之重。
弩炮來不及就位,只能開始用大仰角進行射擊。負責指揮的弩炮小隊指揮官無法直接觀測到戰場,這種主角臨時起意下達的命令,即便信息包里面有詳細指示,但是射擊效果基本就是靠蒙。這種射擊方式需要的數學知識和配合,可不是短時間能領悟的。
弩炮射擊大多落空,這讓主角盤算著戰后得建立起間接射擊的體系。
但此刻,防御壓力全都落在了守軍肩上。
第15軍團和第16軍團都已經就位。第15軍團的戰士在防護網后的城墻平臺上排成一道防線,第16軍團充當預備隊。
當小毀滅者們沖過壕溝通道后,就進入了投石索的射程,第15軍團的戰士們開始紛紛用大顎旋轉著投石索,賦予高速度后甩出。
這些投石索對于大毀滅者毫無作用,但是對體型小的多的小毀滅者還是能形成殺傷的。
呼嘯而至的密集彈雨中,不斷有小毀滅者被擊中,甚至被二次彈射的投石殃及。
少部分小毀滅者立斃當場,還有不少負傷的,但更多小毀滅者正沖過彈幕區。
只要抵達城墻下方,就進入了守軍射擊的死角,大部分的小毀滅者,只要運氣不是太差,都能安全抵達。
而且守軍的投石索也不是很多,因為預估投石索對大毀滅者無效,因此守軍只在橋頭堡囤積了少量投石索,不到平日里常規配置的一半,這場戰斗里每名戰士隨身只攜帶了一具。
這不得不說是個失誤。
但抵達城墻下的小毀滅者也并沒有安全,他們還需要沖過一道火力網才能與守軍接仗。
橋頭堡的城墻上堆放了不少落石,在剛剛與大毀滅者的交戰中已經消耗了一小半,剩下的則在現在被紛紛推落。
這些巨石都有綠豆大小,對于大毀滅者而言只是攀登路上的干擾而已。
但對小毀滅者來說,這個體積和重量的石頭,雖然砸在身體甲殼上不至于產生嚴重傷害,但如果是砸在六肢和觸角上,也是骨斷筋折的下場。
小毀滅者如逆流而上的黑潮,蔓延著試圖把整個蟻冢包裹進去。但落石屢屢在黑潮上沖刷出一道道缺口。
好不容易,最當先的小毀滅者終于攀上了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