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玠的手掌上并沒有被寫字了,不過他的食指被徐連握著晃了晃。
意思是說好。
電影講述的是一對于困難中結識的男女,兩個人在一起度過了一段非常安寧的日子,然而就在彼此確定下心意的前夕,戰爭突然爆發,而他們也被迫分離。
主人公吃了很多苦頭,并且遭到了種種生活上的不幸,在她最落魄的時候,又遇到了一位好心的男子。兩個人結交沒多久,就確定下了婚姻關系,可惜婚后的生活并不如人意,男人漸漸迷戀上了抽大煙,置家庭于不顧。
主人公在考慮很久以后,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婚。電影的結尾,是她買了一張船票,踏上了遠赴他國的旅程。她由甲板回到船艙里的時候,無意間聽到了一道十分耳熟的聲音,后面跟了一個三歲小孩子在喊,爸爸。
電影到這里就戛然而止,留給了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有人猜測說話的男子就是主人公青年時期遇到的人,且跟對方一樣,也已經結婚了。有人猜測也許那個小孩子并不是在喊對方爸爸,很有可能對方是在跟自己的友人聊天,而那名友人才是小孩子的爸爸。還有人猜測那道聲音只是主人公的一個幻覺,又或者是巧合。
總之不管猜測是什么,等主人公繼續往前走,也就知道了。
電影放完以后,徐連整個心神都放在了結尾上。
少爺,你說她還能找到他嗎
“如果你希望的話,那么她就能,不希望的話,她就不能。電影拍出這樣的結局,就是把想象空間交給觀眾的。”
我有點希望她能,又有點不希望她能。
希望是因為徐連覺得主人公還沒有跟對方各自說出自己的心意,卻在感情最美好的時候分別了。不希望的原因,恰恰就是希望的原因。
既然是美好,那么不如永遠留在記憶里面,用不著再去破壞了。而且兩個人分別了這么多年,彼此肯定都已經做了許多改變,無論是時間還是心境,都已經回不去了。
可是在這里面又有一種僥幸,僥幸兩個人心底也許都還在等待著彼此,就算是多年后再相遇,他們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那么互相以新的面貌再重新認識,不正是另一種羅曼蒂克嗎
徐連說著,又跟顧玠表起白來了。
他完全地被電影影響,認為有話就要當場說出來,不能一直延后。
于是才出電影院,顧玠就看到他比上了這兩天新學來的詞匯。仗著別人也看不懂,就在他面前肆無忌憚地用了出來。
伸手捏了捏他的下巴,“昨晚纏著讓我教你,就是為了比給我看”
盡管徐連的脖子都紅了,但他還是一點不矜持地點點頭。
“那么,我的喜歡也跟小連是一樣的。”
兩個人在這里站著說了會悄悄話,胡小姐跟男伴也相繼走了出來,顧玠余光遠遠就看到了對方。
她是要去赴約的,所以身上也就穿得很漂亮。大概是知曉了顧玠跟徐連現在是紂繁的好朋友,胡德鳳跟他們親近了許多。
外面路燈亮了,看完電影后散會兒步,也是很好的體驗,又湊巧順路,于是四個人就一起走了一段。
胡小姐先前還跟男伴說起周明言,這會兒也就繼續講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