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牛一進村,就直奔他惦記著的那些田地,四處轉了一圈,才意猶未盡地回來。
他一路走,村民們就一路跟。
人人都在問他,“為什么放著好好的富貴日子不過,要跑到戰場上去打仗你都是皇帝的老丈人了,還不能躺平享福嗎”
姜二牛心道“我就是想找一件有意義的事來做做,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不過,他沒有說出口,因為他覺得,村民們大概聽不懂。
因為換了從前,他還是杏林村姜二牛的時候,他也聽不懂。
二丫曾說過,人的需求是分層次的,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求。
自從他家二丫身邊多了個老神仙,買了田地當了地主,到后來的認親、他被封為永安侯府的世子,再到如今,他家傻星當了皇帝
每一次身份的轉變,都使他的需求產生了變化。
他如今,就只剩一個“自我實現”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了。
上戰場當兵,每一次“打怪升級”,都能階段性地自我實現,十分有意義。
當然,種田種地,春種秋收、秋收冬藏,也很有意義
快吃飯的時候,姜二牛才回到姜家。
見到隔壁里正一家,姜二牛像往常一樣打招呼,邀請里正來姜家吃飯。
里正卻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
直到姜二丫派人來請,里正才高高興興地應了。
里正洗干凈手和臉,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把頭發和胡子都梳了一遍,這才去了隔壁姜家。
那隆重的模樣,仿佛他不是去吃飯的,而是去頒獎臺領獎的。
里正的小兒子取笑他。
他一點兒比不惱,還用言語刺激小兒子。
“我一個鄉下老農,不入流的小村官,能得皇后娘娘親自召見,被皇后娘娘請去吃飯,是莫大的榮耀。
這于我來說,就是去領獎的
你想有這樣的機會,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除非你考上了貢士,獲得參加殿試的資格,才能見得到當今圣上。
你要是當了大官,才有可能被圣上和皇后請到宮中去吃宮宴。
你覺得你行嗎”
里正的小兒子覺得,這個難度,好像還挺大的。
畢竟,他已經二十多歲了,還只是個秀才
文人相輕。
知道隔壁姜家的傻女婿要參加科舉考試的那天,他還暗暗偷笑。
傻子也要參加科舉書是那么容易讀的嗎科舉是那么好考的嗎
結果,他被狠狠打臉了。
十年寒窗苦讀,考上秀才的那天,他覺得自己牛逼壞了。可隔壁姜家的傻女婿卻考中了第一名。
他考舉人落榜那天,隔壁姜家的傻女婿又考中了第一名。
等他對科舉喪了信心,想要放棄再考,只開個私塾當個教書匠就算了的時候,隔壁姜家的傻女婿卻突然當上了皇帝,成了他仰痛了脖子也望不著的九五至尊。
幸虧當初嘴上把了門,沒有嘲笑出聲。
要不然,他的墳頭草就該有三尺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