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百姓們一窩蜂似的往縣衙里涌去,到了那里才知道,為了帶動百姓們致富,用工制度仍是采取一戶一丁的辦法。
如果這戶沒有男丁,也可以出女工,干一些后廚的活計,只是女工的價錢比男工少了五文,一天十文錢。
這個價錢照正常雇傭工人略低,正常市面上雇傭人工,大多三十文一天,不過雇主家是不管飯的,水泥廠雖然價錢低上許多,但卻管兩頓飽飯,所以,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去水泥廠干活的。
至于那些家境不錯,沒有餓過肚子的,也有嫌棄價錢太低,不肯去的。
但蘇景辰
之所以把價錢定的這樣低,為的就是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能夠得到幫助,為了讓他管轄之下的百姓,不再餓肚子。
力工每天吃了兩頓飽飯,攢下的十五文錢,就可以拿回家里去給家里其他人買糧食吃,這樣一家人都不會挨餓。
至于讓百姓致富,那還不在蘇景辰的計劃之內,他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百姓吃不飽飯的問題。
「五千多戶人家,如果一戶出一丁的話,那可就是五千個人呢,咱們水泥廠能用了那么多人嗎」李文元有些擔心,按五千個人算,他們每日光是開支,就要發出去七十五兩,這還不算這么多工人吃飯的,如果算上吃飯的,那一天豈不是一百兩都擋不住
蘇景辰淡定一笑,「錢的事你不用擔心。」
當下最要緊的事,是趕在天冷之前,把陽城附近的主道路修好。
然后用這一冬天的時候,積累更多的混泥土,等明年一開春,就可以把通往林州的主道路修好,到時候林州知府從林州動工,他們從陽城動工,相信不長時間,他們兩方就可以順利接軌。
用虞小憐的話說,水泥廠不怕人多,就怕人少,因為古代沒有任何粉碎機之類的東西,什么石灰石礦都得人工砸磨才行,這個砸磨的過程是個很辛苦的活。
他們也不能讓一批人從早到晚的不停的干,所以,蘇景辰和虞小憐一商量,決定讓他們這些人兩班倒,這樣既不會太累,又有可以恢復體力的時間。
只是讓蘇景辰和虞小憐沒想到的是,截止半個月后,李文元統計完的報名的人數,還不足兩千人,也不知道是有部分人沒聽到消息,還是留在陽城的五千多戶,有一半都是富戶,又或者是有其他鎮上的人,感覺武原山離家太遠了,就不來了。
就這一千七百多人,還有二百多人是婦女,這讓蘇景辰犯了難,就是做大鍋飯,也用不了這么多的婦人啊
晚上,蘇景辰把這事兒和虞小憐一說,虞小憐不一會兒就想了一個兩全的辦法。
留下二十個婦人在武原山水泥廠做飯,其他婦人她另有安排。
自從蘇景辰從她這里拿走一大筆銀子后,虞小憐覺得自己不能就這么呆下去了,掙錢才是王道。
雖然鄭元豐每年都會給她分紅,洛城的產業也有進賬,但沒有人會覺得錢多。
ib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