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秋天可是收獲季節,現在看來,陽城是不可能孝敬他們王爺什么了。
「且看看,不急」君墨白嘴角噙笑。
傅青皺著眉頭退出君墨白的書房,正郁悶著,迎面碰見戚云凡,正好拉他大吐苦水。
戚云凡從傅青這里打探出消息,轉手就派人去陽城,給蘇景辰送了信。
蘇景辰看過信,將信紙燒掉,心里已經明白接下來該怎么做了。
君墨白不能得罪,不僅不能得罪,還得繼續想法討好。
蘇景辰思慮良久,最終決定借秋糧稅的時候,給君墨白造勢、揚名。
收秋糧稅的時候,陽城大街小巷的路,通通變成了平坦結實的水泥路,趁著天氣還未太冷,蘇景辰組織人手,將往林州的路修了十分之一的距離。
秋糧稅收的十分順利,蘇景辰將糧食裝進糧倉,等待戶部來人提糧,同時給武原山的工人們每人發了一套厚棉衣棉褲,水泥廠不能停,但考慮到天氣會越來越冷,蘇景辰給他們定了輪班制度,每隔一個時辰就換一批人出去干活,同時伙食也變得更好。
君墨白沒等來蘇景辰的孝敬,但蘇景辰在陽城替他揚名的事兒,他還是非常滿意的。
就這樣,蘇景辰沒花一文錢,就溜須了君墨白。
臨近年頭,虞小憐拿出溫度計插在院子里的雪地里,零下三十二度。
正所謂呵氣成冰,真正的寒流到了,紅腸廠的工人還好說,幾乎都是室內的活,但水泥廠卻不行了,即使一個時辰就倒班,也還是有很多人手、臉、耳朵都凍傷。
要是往年冬月臘月正是修路的時候,因為服役而凍死在工事上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雖然迫切的想要生產更多的的水泥,但蘇景辰更想讓百姓有命掙,有命花。
放假
每人給五十文年底獎金,半斤肉,回家貓冬過年。
紅腸廠不放假,水泥廠的虧空,需要從紅腸廠那里補過來,大冬天的整個紅腸廠上空熱氣升騰,香味撲鼻。
災情的時候,官府管制鹽、糧、鐵,鹽和糧限量供應,世面上幾乎見不到什么好的鐵具,合格的鐵都被官府搜走,拿去鍛造兵器去了。
雖說現在又恢復了災情之前的制度,但鹽的供應還是很緊張,鹽貴,百姓吃鹽難。
虞小憐空間里倒是有鹽,但怎么拿出來幫助百姓,又是個難題。
虞小憐一連好幾天,都在愁這個事情。
辦法想了不下幾十種,都被虞小憐一一否定了,現在的安穩生活來之不易,她一點也不想冒險。
想要拿出一袋鹽容易,但想百姓人人有份,就很不現實。
朝廷對鹽管控太嚴,如果她憑空弄出來一車鹽,那可真是無中生有了,想到君墨白時刻派人盯著蘇景辰和她,虞小憐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危險的想法。
轉眼就要來到年關,北地的天氣越來越冷,虞小憐干脆整日窩在家里不再出門,至于紅腸廠的事就全權交給了劉雙利管理。
這日,大雪滔天,虞小憐正圍著炭盆取暖,芳草突然敲門,說孫五林師傅高氏帶著一雙兒女來了。
虞小憐已經有近半年的時間沒有見到高氏他們了,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在上河灣那邊蓋房子。
虞小憐原以為是因為接近年關,高氏特意過來串門,卻不想高氏是帶著一雙來投靠她的。
「到底怎么回事這么長時間你們難道沒蓋房子嗎」
高氏看上去憔悴很多,虞小憐自從安排完人手,給虞子曠和孫家祖墳添土立碑之后,就再也沒有回過河灣那邊,她以為高氏和她娘家人團聚,會是合樂一堂,沒想到今日高氏居然帶著一雙兒女,前來投靠她。
高氏原本想在娘家住上一段日子,就回去修整上河灣的破敗房子,然后正式落戶,踏踏實實的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