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麻省理工學院錄取了一個不到七歲的天才男孩澤田弘樹。
剛一入學,他就受到教授老師們的高度重視。
這個從壓抑的日本教育中掙脫出的孩子正在以一種極為可怕的速度汲取著知識并加以實踐。
以純技術性質為特色的麻省理工學院成了他最適合生長的沃土。
不過一年多時間,這個才八歲的孩子就通過皮膚血液資料追溯人類祖先,開發出讓人大為震驚的“dna探查程序”。
而如今,他正在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且已有了大致的研究方向。
以上這些,都是麻省理工學院中,學生們的親口講述,可信度高達90。
坐在校內咖啡廳里,白山喝了口咖啡壓壓驚,視線余光看到急匆匆跑進來的少年時,立刻抬手揮了揮,
“弘樹,在這。”
澤田弘樹和一年多前相比,除了個子稍微高了點外,就是眼神和氣質的變化。
怎么說呢,更成熟了點,看起來很像個披著孩子外殼的成年人。
“白山哥,好久不見。”
弘樹本就身體不太好,急匆匆跑過來,額頭覆了層薄汗。
白山發消息時他在編程,等看到消息已經過去十幾分鐘了,不過幸好還來得及。
白山遞給他一張衛生紙,“我來之前沒有給你發消息,會不會打擾你的研究”
“不會的,白山哥能來看我,我真的很驚喜。”
弘樹連忙擺手,沖服務員道了謝后拿起白山給他點的咖啡,“警察不是很難請假的嘛。”
“這個嘛犯了點小錯誤,休假一個月啦。”
“其實我前幾天也犯了錯,不小心把一個代碼搞錯,導致整個程序都要重新做。”
白山笑笑,知道眼前這個八歲的小孩是想用這種方式來安慰自己。
他托著腮,注視著面上毫無異樣的澤田弘樹,“其實我這次來,是聽說了你媽媽的事情。”
弘樹母親在帶兒子來美國后不到一年就生了病,據說和某種dna缺陷有關,這也是弘樹想要研究dna探查技術的原因之一。1
但探查是探查,治病是治病,就像你知道感冒藥的構成成分卻不知道劑量一樣,弘樹媽媽仍沒有治愈的可能。
一直表現正常的弘樹這才露出些許脆弱的表情,“生老病死,人都是這樣嘛。”
“是啊,就像貓貓狗狗的壽命只有十幾年,時間到了,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也沒有用。”
白山想起家里的寵物們。
貓是高二時候收養的,現在也有8歲了。
小白是他12歲時養的,現在13歲,跟新一他們一樣大,弘樹見了都要叫聲鸚鵡哥哥。
“不過呢”白山的話轉了個彎,沖抬眼看來的澤田弘樹露出安慰的淺笑。
“你現在還是個小孩子,小孩子遇到這種事是可以哭的。”
他張開手臂,抱緊身形偏瘦的天才小孩,揉揉發頂,“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嗯”
離開咖啡廳,澤田弘樹帶著白山參觀起麻省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