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之下,宋從心于懸崖邊席地而坐,背對燈火明城,直面萬里濤聲。她已經很久不曾如此單純地為友人撫琴一曲了,她的琴中藏著她的劍,可唯有這一次,她撥弄琴弦,運氣于指,卻只是單純地為了將聲音傳出很遠很遠。
皎皎月華之中,姬既望回頭看了她一眼。隨即,他轉身,凌空虛度,踏海而行,奔向高天那輪普照凡塵的大月。
他迎著風雨,攀升到了一個仿佛與明月比肩的高度,大月在他身后,映照出少年嶙峋清瘦的身骨。
“錚”,宋從心撥出了第一聲。那琴音仿佛自天地四方響起,霎時間,嘈雜的風雨遠去,“靜”的音域籠罩了這片天地,唯余此月,此曲。
港口與沿岸的人們不禁抬頭,看向高天的那輪明月。聽見那琴音,湛玄不禁沉下了面色,良久,卻也只能無奈地輕嘆。
海民與眾多仙門弟子仰頭,只見遠處的風浪終于擰結成了足以吞沒海岸的海嘯。大海在這一刻仿佛“活”過來了一般,撕裂其平靜溫和的假面,顯得如此恐怖猙獰。龐大的歸墟再次成型,與漫天風雨攪和于一體,朝著天穹之上與明月為一體的少年發出了挑釁與咆哮。
神明般的少年卻并不為此惶急,他緩緩舉起手中的折扇,旋身,揚扇,他腳底的海水霎時便如臂使指般起浪。姬既望掀起的浪潮與海嘯轟然相撞,飛濺而起的水花如亂玉碎瓊,伴隨著錚錚的琴聲,環繞在少年身側飛速地流轉。
琴音激烈昂揚,如萬頃流水自天河傾塌,少年乘風起勢,隨著節拍隨心而舞。他不必費心思考如何取悅神明,因為他聽見了。他聽見風雷驟雨,聽見海民吆喝的號子,聽見油紙糊成的燈在風雨中發出嘩啦的聲響。
海民們迎著風雨,舉著燈盞,爬上燈塔,來到沿岸。他們共赴于此,與月下起舞的少年一同見證這座城池的興衰,見證每一次盈缺與潮漲。
他們本是無聲地肅立,沉默的觀望,然而,隨著風雨愈急、海嘯被一次次擊退而去,他們也不禁通紅了眼眶,附和著激昂的琴曲,在風雨中發出鏗鏘有力的合唱與吶喊。
“少城主,咱們幾百幾千年都這么過來了人不滅,城不亡”
琴音連綿不絕,海民的歌聲卻好似形成了音浪。
伴隨著最后一段曲樂的高揚,少年手中的折扇化為長刀,他反手擲出長刀,身形卻自空中下墜,宛如舒張羽翼的飛鳥。
最終,少年赤裸的雙足落在了海面之上,自他足心而起向外漾開一層稠艷的金光。長刀自月中落下,如一道貫徹天地的閃電,少年卻看不都不看,反手擲出刀鞘,刀刃便嚴絲合縫地砌入刀鞘,發出“咔”的一聲輕響。
此時,曲終,海面已是風平浪靜,唯余明月皎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