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不是琉璃,我是蘭因。”明月樓主語氣平靜,說不清是釋然,還是在咀嚼著更復雜的心緒,“以前一些想不明白的事,在拂雪告知我此事之后,我也終于理清楚頭緒了。蘭因確實有一個名為琉璃的胞妹,但是除此之外,蘭因與琉璃的命軌中還有第三人的存在。”
借拂雪之手自雪山深處取回振覺破魔鈴后,明月樓主剔除了自己記憶中“雜垢”。他的記憶被人動過手腳,里面摻雜了許多本該屬于“琉璃”的記憶。在踏入修真界后,明月樓主也明白雙生子于此世是相當特殊的存在。雙生子之間的牽系十分緊密,天道會將他們視作一個整體。蘭因和琉璃擁有一模一樣的琉璃瞳,一模一樣的容貌,甚至就連根骨與命格也無比相近。
而若是拋去那些混淆耳目的細枝末節,只追求事件的本質,蘭因傳和琉璃傳又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被毀掉的天生道骨不是蘭因,而是琉璃。
“但故事的最后,真正死去的是紅樓之主,而不是琉璃。”
紅樓之主的尸體在密室中糜爛腐朽,但琉璃的棺槨中卻只剩下一縷斷發、一件血衣,真正無法被證實死亡的人其實是琉璃。
比起琉璃傳,蘭因傳披露的線索更加真實也更加合理,但“合理”放在這場光怪陸離的幻戲中,反而顯得格外不可信。
“當年,青衣習武,花旦修術,她究竟是何時步上喜樂大道的蘭因不知,此事也早已不可追溯。”從任性嬌縱的胞妹到刀尖起舞的舞者,琉璃的心態與目的第一次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她身上開始出現了“道”的痕跡,“但后來,或許是發現自己行差踏錯,或許是意圖奪取紅樓之主的所有,又或許只是單純為了報復琉璃與外道進行了交易,從他們手中換取了一件緘物。”
這一點,是明月樓主后來推斷出來的結果,如果“琉璃”是真實存在的,那這樣大范圍的記憶干涉與認知篡改,基本都跟外道脫不開干系。
“琉璃是一個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自傲、不熟悉的領域內會想當然的人。所以對于她以為自己能憑一柄小刀便殺死紅樓樓主這件事,我其實并不是十分意外
。但她究竟為何要刺殺紅樓之主,當年的我絞盡腦汁也沒能想個明白。”明月樓主緩緩搖頭,“她是一個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也絕不會為了他人而損害自己的利益。不為自由,不為尊嚴,不為泄憤,那她沒用利用蘭因反而選擇自己去做的原因,只可能是獲利。”
“那件緘物,應當是能抹滅吞噬一個人的存在,并將其擁有的所有轉移至另一個人身上的邪物。”
明月樓主緩緩抬頭,朝宋從心望來,他是平靜的,平靜得幾不見言辭中的悲哀。
“但一個人擁有的全部,甚至包括記憶、情感、信念這些東西若是全部都轉移到另一個人的身上,那這個人還會是原本的人嗎”
外道之所以邪祟,是因為祂實際并不能實現任何人的愿望。即便向那些“神”許愿,神的偉力最終也會將一切導向最糟糕的地方。
“我說過,琉璃是個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內會想當然的性子,就像孩童會以自己認知的所有視為塵世的全部。”明月樓主放下了杯盞,“所以就像她在武學之上想當然一樣,她同樣也不會意識到外道的可怖之處。又或者她明了自己將要付出的代價,但卻沒有放在心上。”
明月樓主為何會如此肯定琉璃一定與外道進行了交易,又為何肯定她必定奪取了“紅樓之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