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死關的一個月后,韓舒苒出了兩個本子,這次她很猶豫,要把哪個劇本給前輩看。兩個本子她其實都滿意,都可以拍,只是她不確定,前輩會偏向哪一個本子。
李在镕是得知韓舒苒賣了四個劇本后才估摸著她新劇本應該是寫完了,不然沒空跟那些片商周旋。換句話說,腦子多少有點問題后輩劇本寫完還不來找他,九成九又要出幺蛾子,他就找上門了。
被堵在家門口的韓舒苒很無奈,這哥鼻子怎么就那么靈
消息很是靈通的前輩進了門后自顧自的往書房走,壓根不搭理房主說的啥要不要喝點什么之類的廢話,讓她趕緊的別磨蹭,劇本呢
已經打印好的劇本一分為二,后輩很老實的跟前輩說,我沒想好選哪個立項。
“又來這套”李在镕都不知道是應該夸她轉行當編劇可以化身碼子機,還是應該罵她,你還記不記得你是個導演,“都給我,看了再說。”
目前職業更偏編劇的韓作家猶豫著問,“你想看女主視角的還是男主視角的”先后把兩個劇本遞過去,“故事本質上是一個故事,兩個本子能融合為一個劇本,只是那么做篇幅太長,也有點考驗觀眾,估計不太好賣。”
“長怕什么,我們又不是盯著一百二十分鐘的商業片去。”李在镕不覺得這是問題,“邊上待著去,先讓我看劇本。”
同一時間,鄭宇盛也在看劇本。不是李正宰拿給他看的,他跟兄弟約了晚飯,兄弟還沒到家,他先進了兄弟家門,電視機前的茶幾上就放著兩個劇本,他隨手拿起來翻翻,這一翻就停不下來了。
分別身處男、女朋友家的演員和導演第一次翻開的恰好是不同視角的本子,導演看的是男主視角,演員看得是女主視角。按故事走向來說,其實一個故事,一對戀人的故事。
看劇本的兩人都看過劇本創作者的出道作,這個本子有點像是出道作那對戀人的另一個走向,平行時空發生的故事。
稍微回顧下前情,在作家的出道作里,大學里相知相戀的情人在熱戀期后沒熬過日常相處而分開。在新的劇本里,大學里相知相戀的戀人們安安穩穩渡過了所謂的倦怠期,歸于平淡溫馨的老夫老妻進程。
劇本開篇就是情侶們各自帶著家長在商量婚禮要怎么舉辦。整個故事就圍繞著婚禮展開,以雙方父母的相見禮為開端,到身披婚紗的新娘在神父前許諾我愿意而結束。
鄭宇盛看的是預備役新娘的視角,新娘對婚禮的心態是即期待又畏懼,新娘自己也說不清楚自己在怕什么,還曾跟朋友開玩笑說,這可能是婚前恐懼癥。但他們必須得結婚了,因為她懷孕了,意外懷孕。
在有戀人,同戀人相處的還很不錯的情況下意外懷孕,國家又不允許打胎,那孩子當然是生下來,隨后就是必須提上日程的婚禮。
這版的劇本里并沒有直接表述新娘想不想要生下這個孩子,在新娘的視角里是新郎對孩子的到來沒有那么欣喜。哪怕他們已經在籌備婚禮,哪怕婚禮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迎接孩子的到來。
婚禮象征著兩個家庭的結合,已經不單單是小年輕談戀愛只要照顧好彼此就可以的事情。雙方家庭其實算得上門當戶對,都是小有資產的中產階級,各自的父母對子女也都很愛護,也都滿意孩子的結婚對象,這場婚禮沒有什么大的矛盾,能說得上沖突的也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類似男方的父母更想要傳統婚禮,家里的長輩比較老派,還需要回鄉舉行儀式。女方的父母更想要西式婚禮,他們家信教,要在教堂舉行。兩邊父母在跟各自孩子聊起婚禮形式時說得都是自己想要的,同時也說那邊要是有別的想法也可以再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