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解釋笑什么的韓舒苒講,“我聽說你最近把鄰國的項目都拒絕了,什么情況”
思路一下被打斷的鄭宇盛說起這個有點小郁悶,“那邊的環境有點古怪,我怕待久了會出問題。”
“怎么個古怪法”
“他們演員不抗票房,也不抗收視率,只享受好處沒責任。”
講起這個鄭宇盛槽點可太多了,對鄰國演員生態如此美妙的羨慕夾雜著嫉妒的槽點。他跟沒同那邊合作過的導演講,那邊演員日子過得太美,還能拼死拼活爭番位的。
“番位怎么爭”韓舒苒不解,“劇本不都定下的”
“神奇吧,超神奇。”鄭宇盛當初聽到時也覺得很神奇,被人一解釋就理解了,再解釋給她聽,“我們是誰當主演誰抗票房,票房失利演員會被罵死。電視劇也一樣,誰是一番誰抗收視率,收視率不好演員背鍋。要是連續拍了幾部成績很差的作品,制作方再選人會更慎重,很可能直接就不用。”
“李秉憲在這上面就栽過跟頭,黃政民要不是血夠厚,他電視劇成績那么爛,一定被觀眾罵死,弄得他都不敢拍電視劇了。我跟正宰接電視劇也很小心,生怕出問題。日本那邊更嚴苛,收視率不好一番是要開記者會行大禮對制作組和觀眾道歉的。我們混得多慘,人家那邊可開心了,根本不在乎收視率。”
鄭宇盛都不能理解,“那邊是收視率好就是演員的成績好,是演員的粉絲群基數夠大,能吸引眾多商家捧人,品牌方么誰有名氣捧誰。到了收視率不好,演員根本不用背鍋,什么導演有問題、劇本有問題、播放平臺有問題,連觀眾都可能有問題不會欣賞,反正就是什么都有問題就是演員沒問題,奇了怪了。”
同樣覺得頗為神奇的韓舒苒也就懂了,“不用負擔責任只要享受好處,那好處就人人都想搶,所以爭番位因為一番能享受到最大的好處”
“沒錯。一旦作品成功,大爆,一番會拿到七成以上的作品紅利。”鄭宇盛伸手給她比劃,“七成我都想移民”無敵羨慕,更羨慕的是,“那邊會把制作費重點砸在請演員上面,你敢信”
韓舒苒囧了一下,“我還是好好在韓國待著吧。”忍不住吐槽,“制作費都給你們了,我們還拼什么,都去當演員好了。”
導演的吐槽讓演員訕笑,“我又享受不到紅利,這不就回國了么,不然他們日子過得太好,實在眼紅。”
演員放風給媒體,我兄弟拍攝負傷一直堅持到殺青才進醫院超級敬業。媒體迅速跟進,演員家里的長輩也就知道兒子受傷了。
韓舒苒一直等到見過了李正宰的爸媽,還一起吃了頓飯后才上飛機。李在镕見到她就開罵,戀愛腦,就顧著談戀愛,你怎么不等開幕式當天再來
七月,緊趕慢趕,趕在開幕式前兩天到電影節的韓舒苒,整個七月可以說是順風順水,順到她真正拿到了最佳導演的獎杯時,站在領獎臺上,嘴里說著感謝全世界的話,心里卻莫名的想起了母愛。她的第二部長篇就捧回了國際大獎,為什么她還是不敢拍母愛,沒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