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確的正確的是,醫生從醫院離職,換了工作,搬了家,打算遠離過往的一切做個人。誰知,他新家的鄰居,就是那對母子。
那位女士見到他很驚喜,那位女士是個幼兒園老師,溫婉善良,作為妻子非常好的人選。那位女士,三不五時會做點吃的,讓六歲的兒子給他送過來,說是鄰里之間互相照顧。
醫生可以拒絕那些吃的,他拒絕不了負責送食物的小信使。那孩子很可愛,圓圓的臉蛋,圓圓的眼睛,他會抱著他的腿,讓他陪他玩。
鄰里之間就這么熟悉起來了,鄰里之間由于男人一直沒有正面拒絕女人,女人就從在家做好飯讓兒子送一些過去到進入男人家做飯,他們恍若一家三口一起吃飯。
男人又找到了心理醫生,告訴他一切,詢問怎么辦。
醫生跟他說,性取向本身不代表犯罪,如同取向為男性和取向為女性一樣,他們在某些宗教中被定義為犯罪者但他們本身并沒有犯罪。可當你的取向傷害到別人,還是一個幼小的孩童,那你就是在犯罪,你得時刻警惕自己變成一個犯罪者。一個人可能成為一個殺人犯和他已經殺了一個人是不一樣的概念。
男人明白醫生的意思,醫生的建議還是同一個,遠離一切讓他無法控制自己的存在。
男人再度找房子準備搬家,他是準備偷偷搬走的,不小心被女人知道了,女人不明白她做錯了什么,問了也沒有答案,她只能帶著孩子離開,也不再允許孩子去找他玩。
孩子更不懂大人之間發生了什么,只知道喜歡的叔叔突然不理自己了。一次他們在電梯里碰到,孩子伸手要叔叔抱,叔叔站著沒動,媽媽怒而把孩子拉過來,可能是弄疼了,孩子哇哇大哭,男人不忍心還是把孩子抱歉來,鬼使神差的跟那個女人說了抱歉。
這個家,在這句抱歉后也就搬不了了。隨后男人和女人的關系更親近,親近到可以做戀人該做的事了,那件事在女人的臥室發生,臥室的床頭柜上放著孩子的單人照,男人一直看著照片完成那一切。一切結束后,他惡心的不停嘔吐,還要開著淋浴假裝自己在洗澡,防止被女人發現什么。
故事從這里開始有三個走向,通往第一個結局的是,金澤維的人生。
男人和女人結了婚,婚后兩年平平淡淡,孩子已經八歲了。孩子八歲生日那天,對家長許的愿望是跟爸爸睡,媽媽讓他別鬧,爸爸也不太愿意,但孩子開始哭,哭到爸爸同意。
這一晚,男孩跟父親說,媽媽老是不讓我睡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好好睡覺,我才想跟爸爸睡,要是可以一直跟爸爸睡就好了。
男人是在這一晚才知道每周都會跟兒子睡兩天的媽媽,并非愛孩子那么簡單。男人也是在這一晚之后,放出了胸中的野獸。
男人其實什么都沒做,他只是問了孩子一句,媽媽為什么不讓你睡覺,男孩給父親示范,母親做了什么。此后就一發不可收拾,直到男孩上了大學碰到了一位教授,繼而被繩之於法。
男人償還了他的罪孽,在監獄中他這樣的會被所有人欺凌,他從未反抗過,他認為那是活該。出獄后,長大了的男孩來接父親,父親無顏面對他,父親選擇作為一個人,體面的死去。
以上是金澤維說的抄襲,后半段跟金澤維的人生太相似了的抄襲。
以上也是金基德認為太仁慈的結局,他認為可以再往下挖一挖,比如兒子的教授會發現學生的父親有問題是否是孩子謀劃多年的報復;比如父親出獄后兒子去接他,是否是打算借此手刃仇人。父子相殘,是這位導演更想拍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