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到此好似就落幕了,至少韓國媒體不再關心基地村里還有什么故事。哪怕基地村依舊矗立在那,成為國內知名的紅燈區,政府和媒體都能做到視而不見。
真實的歷史遠比小說都要荒謬對不對,那個到死才幡然醒悟想得到兒子原諒的奶奶,她的人生更荒謬。
奶奶最初是響應國家號召去基地村為國家賺外匯的,她不從事服務業,作為那個年代的大學生,高端人才,她去干會計兼職翻譯的,算是俱樂部雇用的清白職工。
她去的時候基地村欣欣向榮,六十年代韓國窮的能吃白米飯就是上等人,俱樂部給員工的工作餐都是面包牛排,這里就是天堂。身處天堂的姑娘在基地村待了三四個月都沒有見到天堂的背面,她的工作都是白天做事,而這里夜晚才是地獄。
一次兩個在俱樂部里過夜的軍人們發生了爭執,打起來了。姑娘去看熱鬧來著,卻看到了以前每天笑嘻嘻跟她聊天的一個女招待光著身子滿頭是血的躺在客房的門邊上,那兩個男的就在門口扭打,周圍很多人在看戲,可好像只有她能看見,地板上還躺著一個生死不知的姑娘。
美國人打架,韓國人是不會勸架的,在一眾看戲的人群中,只有會計小姐沖上前推開兩個不知所謂的王八蛋,跑去救地板上的女人。
此時會計小姐還是個正義的少女,少女如此正義吸引了打架二人組里其中一位軍人的目光。這之后的故事可以拍個純愛劇,霸道軍官追妻火葬場什么。故事到這畫風就變了,變成個談戀愛的故事。戀愛談著談著,會計小姐懷孕了。
軍官信誓旦旦的說要帶會計小姐去美國結婚,如果軍官實現了他的諾言,那一切搞不好能有個大團圓結局。可惜的是,軍官結束服役回國后一走就沒消息了。而會計小姐此時已然要臨盆,孩子生出來后,混血的五官和父親失蹤疊加在一起,讓會計小姐被父親趕出家門。
走投無路的會計小姐被迫回到了,自從她跟軍官在一起后就沒有再回去過的基地村。多少也算得上是好人有好報,當初她救下的姑娘現在成了俱樂部的媽媽桑,那位如今救了她,讓她跟著一起賺錢。那位媽媽桑還安慰救命恩人,說是不用賺臟錢,那活兒有人干,你只要幫忙管管人,算算賬就行了,還是老行當。
老行當早已成了新行當,國家富裕了,面包牛排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兒了,自愿來到這里討生活的女孩子就少了。但客人沒少,美軍基地那么大的市場呢,有一座金山擺在那沒有足夠的人員挖掘怎么行,沒有自愿的就想辦法讓對方自愿便好。
會計小姐此時良心未泯,再加上她對遠方的丈夫還懷抱期待,也怕對方回來接她后得知她在做什么會看不起她,就一直勸幫她的媽媽桑改行。哪怕改不了,也別強迫那些姑娘。要不說是大學生呢,會計小姐很精明的想出了,國內沒有自愿的姑娘們,國外有啊,我們可以超海外發展么,起碼不要欺壓同胞,好歹做個人。
人的底線呢,是只要往后退一步,那就沒有回頭路了。
國外偷渡來的姑娘們有七成以上是被騙來的,就像當年國家騙同胞你們是為國犧牲一樣,這些姑娘們倒不是為國犧牲,更多是為家人犧牲,想來韓國做個服務生賺錢回去讓家人吃點好的。她們壓根不知道,她們具體要服務誰,以什么方式服務。
媽媽桑信了姐妹的話,做點好事積德,不再碰被抓來的同胞們。店里沒貨源了,新貨到了,就算她們也是被抓來的,提出拯救同胞建議的會計小姐已經騎虎難下,她這個時候再搞什么正義之言讓姐妹放人,姐妹大概率會把她趕出去。
不管是為了什么吧,總之會計小姐默認了媽媽桑的做法,自愿不自愿的,總有辦法讓女孩子們自愿。
這樣的日子一天天過,過到那個混血的小男孩長大了,很是英俊,還讀了書去了國外找爹呢,雖然沒找到。回國的兒子為了怕媽媽傷心,還騙母親說,他不是沒找到父親而是父親過世了,說什么父親走前都想著要回來帶母親走。
兒子被教育的很好,兒子不是在基地村長大,當媽的嚴防死守,生怕兒子會被帶壞,兒子是個正人君子,還是個不缺錢才的大少爺。大少爺玉樹臨風,人長大了自覺能擔起家庭的責任了,就勸媽媽別去基地村了,他也是聽說過那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
會計阿姨此時已經沒辦法脫離那里,家里的大別墅,兒子出國的費用,甚至于未來結婚生子的費用都來源于那里,她怎么離得開。做兒子的為了勸母親,三不五時就去基地村找媽媽,這去的多了,就碰到了跟媽媽一樣的事,他在那件事中擔當的角色也是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