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電影票房結算,十一萬四千人次。
官方依舊沒有回應的第二天,電影上映的第五天。朝鮮日報用一整個版面采訪了現實中案件所有相關當事人,用超長的篇幅給予奶奶們講述當年發生的事,筆者最后的落點是,當局應正視民眾的聲音,這不是一個人的國家,也不是一個執政黨的國家,這是國民的國家。
當一件事關注的人足夠多,那就不會只有一個聲音存在。有人支持當局正視歷史,就有人翻出歷史的必然性,讓所謂的正義人士搞清楚,漢江奇跡不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創造的,而是犧牲了千千萬萬的人所達成的。基地村只是所有被犧牲的村落的縮影,如果為國家做奉獻都沒有不求回報的心,那又憑什么尋求國家庇護
更別說,自愿還是非自愿,空口白牙的,就聽你們說啊
反對者出來了,電影就被代入場了,開始有人說電影人是在吃人血饅頭,是踩著國家的臉面搞所謂的藝術創作,說到底不過就是圖名。作為證據,當初熔爐的導演成為這部片子的制作人,黃東赫就是那個一直扯著虎皮做大旗的偽君子。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這種話放在哪都管用,網上有些言論奇葩到會讓人懷疑敲鍵盤的人怎么長大的,出門真的不會被人打死嗎
電影的制作人站上了風口浪尖,跟電影相關的所有人員自然也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導演每天都有采訪,作家接到的采訪更多。作家的照片被有心人詛咒是命不久矣的長相,作家對此都是無視。
這天官方還是沒有給回應,這天電影票房突破了三十萬人。
官方一直不給回應,游行的隊伍從五百人擴充到五千人,京畿道、首爾、連釜山都開始搞游行了,官方都不給回應。
站在官方立場的媒體倒是給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回應,比如黃東赫作為一個電影人也不咋樣;比如電影導演還是個新人,作品拍得很垃圾。更比如,寫劇本的作家有海外留學經歷,是不是去了國外再回國后就被滲透了,才寫出這種抹黑國家的劇本。
什么事都是有夸的就有罵的,劇組明面上被大眾所知的人都有挨罵,李朱赫被攻擊的最兇,他是明面上唯一的明星么。主演的奶奶們年紀都大了,在遵從長幼尊卑的韓國,攻擊長輩天然弱勢一定會被懟,攻擊李朱赫這種就可以很正義。像是他看著就不是好人之類的,甚至有人說他說不定真是混血,都不算朝鮮族。
電影上線第十五天,票房正式突破百萬。有識之士都默認電影人是在為民請命,大方向上整個劇組確實呈現烈火烹油之勢,他們都紅了,這個劇組的所有人都紅了,新人導演、新人作家,誰都紅了,紅到走在馬路上說不定能被人認出來了。
到這時,官方的回應才姍姍來遲,法院宣布的開庭日期,就在電影下線的當天。
官方的回應出來了,事件的熱度和電影的熱度都被炒起來了,李朱赫也就感受到了成名的力量。
他可能是整個項目組吃紅利吃的最多的人,作為整個組唯一能被各大品牌方擺在候選名單評估商業價值的存在,他的身價暴漲,但公司卻不敢隨便給他接廣告。此時盯著的人太多了,稍有不慎就會被打上唯利是圖的標簽,奶奶們能接的代言太少,沒有可比性。
李朱赫紅了,所有人都在恭喜他,由于電影的特殊性,連父母都夸他做得好,做了正確的事。夸獎太多,多到本來還有些理智認為這不是應該高興的事,夸獎那么多,每天都在聽夸獎的人哪里還有理智。
但藝人的不理智也就是私下跟朋友們聚會時會嗨一點,沒有鬧到臺面上去,臺面上的國民還在憤怒,還在等著官司真正開庭的那天。
這件事到此可以說是跟電影有關也可以說是跟電影無關了,票房早就過了損益點剩下的都是在賺,以制作費成本之低,要不是題材特殊都能當以小博大的范本。
最終以兩百四十三萬人次落幕的基地村以極小的票房數字成為業內知名黑馬,創作這部作品的兩個新人,導演和作家都是當紅炸子雞。
娛樂圈業內關注官司的人沒多少,業內關注的都是電影,更多人在關注此類電影是否可以復制,就像復制熔爐一樣創造一個能得民心也能得利益的作品,好達成名利雙收。